![]() |
![]() |
![]() |
![]() |
文/台灣 劉建興 在瑤池金母定慧解脫真經中有段「修道無他。還全本來面目而已。精神從何處散出。還從何處收來。」我常想精神已散出,如覆水難收般要如何收回呢?問了一些人,仍然一直不解其意。 欣聞剛從花蓮慈惠堂閉關回來的蓮花又禎助教,正好每周三晚上,在六腳同修會講解這部經典,於是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好好的向她請教請教。 又禎助教很高興有人來問她經典中的含意,而不是問事。於是熱心的跟我們解說:「那所謂的精神是從眼、耳、鼻、舌、身、意散出的,原本上天賦予我們六覺是方便之用;但我們把它拿去做不好的事情,於是六覺變成了不好的六賊了。」我緊接著問:「既已散出,那要如何收回呢?」助教她微笑的說:「從『止』開始做起,只要是停止了,精神就會自然而然的就開始回收。正如欲明解脫。先除六賊。耳不聽聲。目不視色。身不觸污。意不著物。鼻不妄嗅。口不貪食。六賊既空。五蘊自明。」 在旁的莊師兄突然困惑的回問:「但,人都有七情六欲,要止實在是太難了!」這時助教她慈眼一亮的回答說:「不會呀!只要『知道』就好。」意指行者要當下去觀照、覺知自己的行為。莊師兄渴知又追問著說:「知道,是否有分『真知道』及『假知道』?」在大家聽了一頭霧水下他補充的說:「因為假知道距了義,是還有一段距離。」助教立即回答:「當然是要『真的知道』才可以做得到呀!」 我想「止」人多以為困難,不以為難者實少。究竟是何原故?意馬心猿,是人三心二意,胡思亂想的關係。如馬亂跑,栓之不住,猿亂跳,鎖之不了。大半是久為塵世的孽緣、美色所羈纏,故覺得難。所以如果真的知道,那就應知道如何去懸崖勒馬。 常常會聽見:「自己就是最大的敵人。」這樣的理論,會不會就是自己是知道的,但去裝做不知道啊!又因為所謂「不知者無罪也」,所以可以給自己一個很好的理由。 其實我覺得,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知道的,只是不知道可不可以做到。尤其是聰明的莊師兄,應該是真的知道的;想建議他去板橋同修會找吳師兄幫忙改個名字,叫做「莊算」呀或是「莊孝維」都蠻不錯的!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