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寫真》
越南新娘變成廣播紅人 南台灣闖出一片天

【本報訊】據中央社五月報導,大學畢業的阮氏貞,三年半前由越南遠嫁高雄,目前育有一名兩歲半的兒子。三年半來,阿貞翻破三本中越字典,中文讀說寫都十分流利,並能將所學運用在家庭和親子的互動中,是左鄰右舍一致稱讚的好母親。

阿貞今年三月起,更在高雄廣播電台「南國姐妹情」節目擔任協同主持人,以越語透過廣播節目協助越南姐妹親子問題及家庭人際關係問題,在南台灣的廣播界和越南同胞間闖出一片天。

她認為,外籍姐妹來台後應積極融入社區,參與學習,才能建構一個快樂又多元文化的家庭,給孩子快樂的學習環境。因此她積極參與官方及民間社團辦理的有關婚姻家庭成長課程,並帶著孩子參加各種親子活動。

阮氏貞感謝台灣政府及婆家對她的照顧,讓她很快適應這裡的生活,還有餘力幫助在台的越南姐妹早日適應在台生活。她表示,她的孩子熟悉中文、台語、越語且不會混淆,夫家也不會限制她回娘家次數,她小孩回到娘家就講越語,回到台灣就講台語,母子倆在台越兩地適應都不錯。

另一名印尼籍台灣媳婦饒鳳琴,有個五歲的女兒,六年前初嫁來高雄時,為學習國台語,她主動和鄰居建立關係,並積極參加各項外籍配偶生活適應學習課程,將印尼姐妹當成自己的姐妹,自己的家儼然成了印尼姐妹的另一個「娘家」。鳳琴通曉印尼語文、英文、國語和台語,今年四月起,還志願擔任通譯工作,協助外籍配偶考照。

她說,外籍姐妹們十分關心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並希望政府協助她們考照及就業。她們的工作也越來越多。雖然她們是廣大外籍新娘中最幸運的極少數,但面對為數萬千的同胞姐妹,她們未來仍有一連串的挑戰,有做不完的工作。

面對外籍新娘與日俱僧,高雄市政府輔導外籍新娘適應台灣生活的工作也方興未艾,而高雄外籍新娘聚集最多的地方就是較偏遠的旗津區。

積極參與輔導外籍新娘的旗津國小輔導室主任顏淑婷表示,據她了解,台灣男子娶越南新娘僅需新台幣二十萬元,越南是母系社會,女孩子學歷較高,且較有顧家的企圖心,近來越南新娘頗受婚姻仲介市場青睞,加上越南當地工資一天只有一百元,更增加越南女子遠嫁台灣意願。越南女子遠嫁台灣,娘家往往只要拿到一千美元,就同意婚事。

市府為加強照顧外籍新娘,今年起,開辦外籍配偶集中考照制度,並規劃泰語、越語、菲律語等考照時段;今年起,外籍新娘只要居住三個月向警方取得居留證者,即使尚未取得身分證,仍可合法工作。民政局九十年起,開辦外籍配偶輔導班,教育局也投入開班,成效良好。開課對象,鎖定甫來台半年內的外籍新娘,輔導她們儘快適應台灣生活環境。社會局及社工單位也主動出擊輔導外籍新娘,彌補因家庭因素無法外出上課者。

顏淑婷指出,校方開辦的外籍新娘輔導班,成果豐碩,對少數因工作及照顧公婆等家庭因素夜間走不出來者,她也以家訪或電話訪問來輔導。出來學習的學員們,態度認真,識字進步神速,她們剛來時從ㄅㄆㄇ學起,畢業時讀報不成問題。平時她與學員們的互動頻仍,學員們都把她當成朋友,無所不談。

高雄基督教家庭協談中心督導張淑娟也認為,台灣與美國等先進國家一樣,正朝多元文化國家方向發展,政府對待這些外籍姐妹們,不能再有歧視心態,應加強她們婚前輔導及就業輔導,許多外籍姐妹,遠嫁到台灣,卻對台灣文化、語言等一無所知,甚至淪為人蛇集團的買賣商品,政府應加強管理仲介這一塊。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