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我們依止善知識,依止師尊,依止法,一日一修,但修法的目的何在?修完法後我們有沒有察覺自己的行持在修行中有進步?我們的善心有沒有增長? 修法最重要的是增長善心,我們修法時觀想入我我入,觀想與佛菩薩合一,但出定後,佛菩薩離去了,我們怎樣呢?我們是否仍是佛菩薩?觀想師尊坐在我們的頭頂,佛在我們的頭頂,我們就是佛菩薩了。菩薩是慈悲眾生,修法最重要是將善心修出來,我們要時常觀察自心清淨、善良,否則,做入我我入觀時,來的不是菩薩,而是與你內心相應的事物,那可糟了。故此我們要勤於觀察,善心未出,要令善心生起,善心生起,令善心增長;更要觀察有沒有惡心,惡心生起,要立即抑止,惡心未起,則永遠不要讓它生起。 事實上,善心很難保持,一剎那間,我們會很慈悲,但一剎那間,又會很暴躁,惡念一動,我們便要即時反省,立即將惡心止滅,心中罵人一句,也是惡心,無論對方對與錯,我們也不可懷恨或詛咒對方。 我們依止法,有修法,但更要觀察修法對我們的心念有沒有幫助,可否令我們產生善心,去除執著,這樣不停的自省的修法才有用,否則一日三修也無濟於事。 師尊傳法最自由,藏密修法唸經要考試,天天的唸經,唸得滾瓜爛熟,若只為了考試,為了辯經,這也有不好的地方,當然也有別於個人的智慧及用心。能將經義行持在生活的行為上,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我們要留意提升我們的修持,佛菩薩才會與我們合一,我們要依止根本上師,依止正法,依止善法,觀察成果,我們沒有考試,故觀察更重要,觀察日常的行持有沒有進步,我們不要去觀察財運有否增加,若行持情操提高了,福份自然會增加。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