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因上師開示》
活在當下 平常心 無所謂的哲學
<2000年4月15日西雅圖雷藏寺>

師尊師母各位上師、法師、各位同修大家晚安﹕

今天想和大家談談對於無所謂這三個字的一些感覺,最近我想到師尊曾經開示的無所謂理念,無所謂就是說﹕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會影響到你,而能夠自由自在的這樣地生活,就叫做無所謂,這種平常心無所謂的哲學給了我很多的感觸和體會。

昨天在工作的時候,我發現辦公室從早上十一點過後電話就很少,e-mail也少。我想,難道今天禮拜五,大家都跑去度假了嗎?後來,一個朋友打電話來說美國股市崩盤,很多人都沒有心情工作,提早回家了。我打了幾個電話,發覺確實如此,很多人都不在辦公室,還在的人講話也是有氣無力的,沒有什麼精神。這外在的環境對一個人的心情影響很大。

我想起最近報紙的新聞很熱鬧。前一陣子台灣的選舉吵翻天,一下子又是美國總統大選的新聞,又是古巴難民兒童伊利安的事件,另一方面又是美國股市的恐慌性崩盤,種種的事情鬧的雞飛狗跳,讓人眼花撩亂。每件事情發生後,都有許多人高興,有人難過,有人開心,有人晚上睡不著覺,影響了很多人。事件發生後,有的人就回到正常的生活規律,但也有人一直受到影響,一直覺得怎麼會這樣呢?生活都亂了,這些人都是有所謂的在過生活。

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以前有一個老人走在路上,突然看到地上有一條舊鞋帶,這位老人家想或許以後用得著它,就把他撿起來放進口袋。

遠遠走來的一位熟人看到了,以為老人家撿到的是錢。

他問老人是不是撿到錢。

老人家回答﹕「那有?我撿到的是一條舊鞋帶?」說著就從口袋拿出一條沾滿泥土的鞋帶給這個人看。

這個路人講﹕「你不必騙我。」

這位老先生說得越認真,這個人就愈不相信,第二天,這件事就傳開了。

街上的人一看到老先生,就交頭接耳的彼此談論。「那位老先生撿到錢,卻一直堅稱是一條鞋帶。」老先生每次一踫到人,就把鞋帶拿出來給人看,「我撿到的就是這條鞋帶。」

可是沒有人相信他,這位老先生無法忍受街上的人都用懷疑的眼光看他,終於自殺。

我們常聽到有人講﹕賺錢難,做人更難。在這個世界裡,除非你躲在深山裡,否則很難獨善其身,不受外界影響;你看的開,能無所謂,就會過的很快樂,看不開,就會活的很痛苦;更嚴重的就像故事裡撿到鞋帶的老人一樣,像古代的詩人屈原,看不開你就沒有辦法解脫。

其實無所謂的意思也不是叫你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理,台語講﹕「散散的,麥擦啦」。我曾經聽到有人講,反正都是無所謂嘛,所以我也不用做了,做了與不做還不是一樣!其實在這無所謂的哲學裡,包含的是一種正面的思想和佛理。所謂的無所謂也就是凡事當你自己已經努力過了,下來的結果怎樣,成與不成,你就應該順其自然,看開無所謂。成功了,當然很好,不成功,沒關係,我們下次繼續努力,你把你的視野拉長一點,不要斤斤計較,執著於眼前。

師尊曾經講過,無所謂就接近於道。你能夠看得開,看得破就圓滿了。你真正領悟到空性圓滿的智慧,就會有無所謂的思想產生出來,而沒有障礙。當你看破了,圓滿,你的心才會廣大,才會有光明,才會產生淨光。

你是修禪定的人,你的意念是定的,不會混亂的。如果受環境影響,你沒辦法定,你的意念紛飛,妄想紛飛,你就著了外面的境界。你就是被境殺心,而不是心殺境。

我發覺我們身為一個眾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事情影響。很容易因為外面的一件事,別人的一句話而心靈波動。我們常聽人講﹕「我今天的情緒不好,我明天情緒就好了。」可是明天還沒到,還不知道呢!

心靈貧乏的人,是為了昨天而工作,永遠活在懊惱跟後悔裡;心靈豐富的人,活在當下,是為了今天而工作,並且能以愉快的心情面對今天。能夠把握今天的人,永遠是個成功者。

今天因為一件事,你今天情緒就不好了,一句話,你就失眠了,別人講了一句話,你就產生很多的煩惱。修行的人,修清淨的人,不是這樣子。他是完全活在喜悅之中,在定中寂靜為樂。心沒有來去,沒有得,沒有失,沒有喜,也沒有怒,沒有是,也沒有非,沒有對,也沒有錯,沒有黑,也沒有白,沒有善,也沒有惡,這才是真正的大圓滿的心,修行應該是這樣子的。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接觸了一些近幾年在西雅圖很成功的商業人士,有創投業VC,有投資銀行,也有網路業的人。跟這些人接觸一段時間後,我發覺,在有形的物質裡,不可否認的,他們都是他們行業裡很成功的頂尖人士,每個人都很富有,享有大名。可是我查覺除了物質外表的名利跟成功以外,在心靈上他們卻是空虛貧乏的,在心靈上可以說是貧窮人。

聽他們講,在他們行業裡最大的挑戰是將來的未知數和速度。在今天社會快速的變遷下,他們每天面對的都是嶄新的挑戰,每天都生活在危機意識裡,怕一下子不注意就被淘汰了。在他們行業變化的速度下,過去累積的經驗也不見得能幫助你應付下一個挑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叫做網路時代,他們講網路一年,等於平常的七至十年,速度變化得太快了。他們的生活時時充滿著不安與恐懼,對於未知數的恐懼和害怕。

我發覺這些人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就是這些人其實很適合出家,因為頭髮都快掉光了,根本不用理髮。很多人我以為都已經四十幾歲,結果才三十出頭,壓力和不安讓人老化的很快。

這使我聯想到前陣子看過的一篇故事,是關於清朝宰相劉羅鍋與神偷的故事。在乾隆年間,京城出現了一個專偷皇宮寶物的神偷。

有一天,乾隆皇帝發現放在御書房的玉璽不翼而飛,敕令紫禁城內外作地毯式的搜索。但玉璽居然在三天後又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皇帝的桌上。

這下子乾隆慌了,他想,這神偷在深宮內苑裡這般地來去自如,下次如果他要取朕的人頭,那不就完了。乾隆越想越恐懼,馬上召見大臣們商討對策。

會議中,和坤講﹕「這需要多管齊下,一、加派三千御林軍嚴守禁城,務求滴水不漏。二、加強宮內防盜機關,嚴防裡應外合。三、百姓出入京城,一律接受身份及行李檢查,以防贓物外流。如此一來,此惡賊一定無所遁形,難逃法網。」

乾隆下旨執行,馬上去做。

不料這計策實施了半年,神偷猖獗依舊,乾隆只得再召開會議討論。

乾隆點名宰相劉羅鍋想想辦法,劉羅鍋緩緩地說﹕

「啟奏陛下,依臣愚見,倒可以從三方面下手。第一,將紫禁城外增派的御林軍全都撤掉。第二,將所有寶庫的大鎖通通拿掉。第三,將存放寶物的箱子全部打開。如此一來,必能手到擒來。」

乾隆下令照辦,不出十天,神偷居然就被輕易地捉到了!

原來這位神偷已有三十年偷竊歷史,上千次的成功經驗告訴他﹕進入目的地後,要先機警地躲過警衛,找到門後迅速開鎖、進入、拿寶物,拿到迅速往窗外跳。只要精準地執行這些步驟,即使再嚴守的地方也能順利偷出寶物。

可是這次進入目的地後,竟然沒有警衛,也沒有門,進去後只看見箱子打得開開的,窗戶也被拿了,在這一連串的猶豫中,浮現了前所未有的疑問、驚慌與恐懼,就在這猶疑的片刻,說時遲那時快,巡邏的衛兵一擁而上。神偷還楞在那兒,口喃喃念著﹕「這是什麼回事?」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不也充滿了這一類的情境嗎?沉迷過去的成功經驗,執著於以往所養成的習慣,一旦環境改變,很容易落入一種「熟練的無能」——愈是熟練,愈是顯得無能。換句話說,真正捉到神偷的不是滴水不漏的防守,不是高城深池、銅牆鐵壁,而是神偷累積三十年的「經驗」打敗了他自己。過去的經驗告訴他,面臨到的環境、遭遇到的狀況,甚至是接觸到的對手都將是如何如何,他只要這般這般即可;有朝一日,當環境改變,狀況改變,對手改變,仍舊依賴經驗的結果只有猶豫、恐懼、束手無策,終至走上失敗一途。

在入世法上,我們也並非要完全否定「經驗」的結晶,而是強調在運用經驗的同時,仍然要保有一顆「自在的心,清涼的心」;我們要活用經驗不為其所用,不能執著。道家莊子曾經講過,網子是抓魚的工具,等抓到魚後,就沒有作用,被人遺忘;圈套是抓兔子的工具,抓到了兔子,同樣也會被人遺忘;言語是表達意念的工具,當意念傳達給對方之後,說過的話也就沒有用處了,大可把它忘掉。

我記得師尊以前也開示過我們,修行上我們也要小心「忙則丟,熟則溜。」你太忙了,很容易忘記修行的本份。你今天修行儀軌很熟了,反而容易流於表面,修皮毛,變成鸚鵡式的修行持咒,有口無心。

我們修行人要記住在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空的,只有真理才是永遠的。世間種種的入世成就可以幫助你修行的資糧,但我們追求的是宇宙真理的永恆。我們要學習無所謂,平常心看待事情,要知道心殺境,而不要被境殺心。

所以修行你要學禪,你要先學到你的心能夠定。還有無心,你的心廣大如虛空,根本就等於無心的這種狀態;任何一個環境、任何一個毀謗、任何一個流言,都不會影響你,才算是定力功深,你這時候一打坐,就入了禪定,這時候你的法光明就會生出來,你才會看到真如的本性,這才是禪。

你說煩惱怎麼生?有心才生,無心怎麼會有煩惱呢?你心不動,怎麼會有煩惱呢?就是因為你心動才會有煩惱,所以佛教教我們要斷煩惱,怎麼斷?無心就能斷,心不動就能斷,心殺環境就能斷,心被環境所轉,就永遠不能斷,這個道理現在大家都已經清楚明白了。所以想想,宇宙之間的這些事,都是傻事,宇宙之間這些煩惱,都是莫須有,根本不會有的。行者內心真正體悟到的這一個境界,了解這些都是考驗,這個就是在磨練自己的心,你就能看得開,一切無所謂。在這裡和大家共勉!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