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開示》
般若波羅蜜
<1999年7月31日西雅圖雷藏寺大悲懺法會蓮生活佛>

各位上師、法師、各位同修,大家好。(眾鼓掌)一向在每個星期六晚上的同修都是先由上師開示,法師也開示,最後我才根據這上師跟法師所講的,接著補充一下。一向都是這樣的,突然之間由我直接講,好像沒有東西講。

剛好今天是拜大悲寶懺,剛開始我一上座,我就盤腿靜坐,我是想坐一下再唸一下,沒想到一坐下去,眼一閉一直到開眼的時候,我發覺已經唸完了。一入定再出定,你們寶懺已經唱完了。我找找找,奇怪唱到那裡了?原來已經到單張的延生往生迴向了。這一坐也坐一個小時,可見你們唱得很好。居然能夠讓我一坐下去,一點都沒有感覺,從頭到尾都沒有醒過來,可見睡功不錯,(師尊笑)在唱讚禮拜的當中居然沒有被吵到,這個也算是一種禪定的功夫啦!事實上,在這一段時間當中,我面見了幾位佛菩薩。(眾鼓掌)

三本尊「瑤池金母」、「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另外還有主懺「千手千眼大悲觀世音菩薩」,以及「蓮華生大士」。然後在定中有很多的蓮花,虛空中有很多的蓮花,在虛空中一直這樣子降下來。另外還有很多光明,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光,光圈重疊。整個虛空中都是充滿著蓮花跟光明跟諸尊。

然後,我不知道那個光是什麼光,我就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祂說﹕「這是般若的光。」然後有三個聲音很響,「般若波羅蜜」,喊了三聲「般若波羅蜜」。喊了這三聲以後,我差不多就醒過來了。原來祂給我出了一個開示的題目。(眾笑)

其實「般若」是什麼呢?我們一般把「般若」看成「智慧」。單把「般若」翻成「智慧」是不夠的。因為智慧大家都知道,大家都懂得什麼是「智慧」。人要有智慧,要去學習智慧,要應用智慧,以智慧來得度。「般若波羅蜜」的意思,真正主旨的要義,就是「應用自己的智慧到達彼岸」,就是「般若波羅蜜」。

但這個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可以這樣子講是「如來的智慧」,是「空性的智慧」,是「宇宙真理的智慧」,才叫做「般若」的。不是一般的智慧。一般世俗的智慧,你在世間上的知識,你可以學習到的。但是如來真理的智慧,你必須要由開悟的佛 傳承下來的一種知識,讓你自己去修行,得到開悟,你才能夠有般若的,你才能夠真正到達彼岸。

什麼叫做「彼岸」呢?「彼岸」可以講就是「光明、樂土、極樂、無上的智慧」。這樣的境界才叫「彼岸」。

今天大家在這裡,我們所要學習的是真正如來的智慧,去到達清淨大樂光明真如的彼岸。一般有人講說,宗教只是一個代名詞,只是一個名詞,有人講我們是在做心靈上的修養。心靈上的修養也是一個名詞。說我們是在做聚會,其實聚會也是一個名詞,都不會到中心的地點。真正修行中心的地點,都沒有得到這個地點。真正修行中心的地點,應該還是剛剛喊的那三聲「般若波羅蜜」。

所以,我們學密教,學顯教的修行,唸佛持咒,入三摩地,或者是做披甲護身,做供養,做四皈依,做種種修行的方法,其實這個都是工具,都是方便。最終的是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到達了如來的淨土,就是真正的到達了彼岸。

今晚我在禪定當中,諸尊的顯現,蓮花的顯現,般若光的顯現,讓我們知道今晚的拜懺是非常的圓滿殊勝的。(眾鼓掌)

那麼,也讓我們了解,我們真正學佛的目的。學佛的目的是學習了佛的無上智慧,到了清淨的佛土,這是最主要的,真正你這一世在這裡我們聚會的、我們同修的最重要的主要主旨。其他的都可以講是旁支,旁支就是另外再分出來的旁支。

像我們剛才所祈求的,好像你心中所求的,願望的,息掉身上的災難。我們學佛的人,常常講息災,就是說希望你沒有災難。沒有什麼樣的災難呢?就是意外的災難不要發生;身體的疾病不要產生;還有人跟人之間互相製造出來的災難不要產生出來,這是屬於息災方面。也有很多人心中祈求,希望智慧能夠增長,這是很好的。智慧能夠像佛一樣的廣大無邊,這種祈求當然是很好啦!但是自己也要實際上去實習,智慧是無窮盡,由智慧也可以產生自己的福份。福份也是無窮盡的,有了智慧,有了福份的一種圓滿,是在學佛修行當中的一個助緣,福份可以幫助你。

另外還有一點,我們在人間娑婆世界,要得到眾生的敬愛非常的不容易。有人說好,就有人說不好,有人讚揚,一樣有人會誹謗。這世界上很少有人說這個人始終是受別人讚揚,而沒有貶損他的,從來就沒有的。

在佛法裡面,我們也是祈求希望佛菩薩諸尊賜加持,讓我們得到眾生的敬愛,你能夠廣大去度化眾生。我們儘量減少眾生的誹謗,我們儘量做得很完美、很好、沒有缺點,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儘量守戒,從戒方面去著手,修正你自己本身的人格,跟你的行為,從此受到廣大眾生的敬愛。敬愛也要佛菩薩的加持,同樣的也要你自己去實修,而不是只靠佛菩薩加持你獲得眾生的敬愛,而你自己卻不把自己的人格跟你的行為去給它完整。

那麼,我們也希望所有的冤親債主,我們數世的冤親債主全部能夠退散。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累世,按照佛所說的有很多的前世。當然在所有前世當中,也造了很多的業,我們一定有很多的冤親債主來討債的。他對你不會產生敬愛,因為他是來討債,他怎麼會敬愛你?他一定會很恨你的。那麼,我們希望這個恨能夠消除,能夠化為沒有,我們學佛只有學習慈悲,而不是學習怨恨。那個怨恨應該是沒有的,只有慈悲沒有怨恨。在這一世我們學佛是這樣,以後未來世也應該是這樣。

過去世你不知道,所以你會有很多冤親債主在這一世出現,那麼你要使這冤親債主能夠退散,你必須要從此修你的慈悲心、菩提心,不再有這一世的冤親債主,你這一世再有怨恨的心出來,跟著對方怨對怨,恨對恨的話,你下一世,同樣的冤親債主會出來。累世的冤親債主怎麼會有呢?還不是前一世所造的嗎?或這一世所形成的呢?前一世所造的跟這一世所形成的再累積,又是未來世的。你那一世能夠真正「般若波羅蜜」?沒有「般若波羅蜜」,累世都是恨對恨,仇對仇,怨對怨,那你就活在阿修羅的境界裡面,永遠是在鬥爭。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懂得什麼是息災?什麼是增益?什麼是敬愛?什麼是降伏?

息災應該從自己開始。自己做的都是白業,沒有黑業,也就是你做的都是屬於增福增慧的,而不是替自己製造業障的,自然它就息災。為什麼會增益呢?因為你有了息災,你方能夠增益啊!增加你自己的智慧,增加你自己的福份。為什麼你會得到敬愛呢?因為你沒有冤親債主,大家都尊敬你、敬愛你,你講的話大家很相信,大家願意學佛,你度的眾生很廣大。敬愛是怎麼樣子?你跟眾生結善緣,就得敬愛,你結惡緣,就是冤親債主。所有的冤親債主你要叫他退散要怎麼辦呢?當然只有結善緣。這你一世再跟他結惡緣,來世又是你的冤親債主。所以叫做冤冤相報何時了,那種報來報去什麼時候才能夠了結?什麼時候方能夠真正「般若波羅蜜」?

所以,佛教講因果、輪迴、報應的事情,在累世當中都會一再的出現,一再的消失。又出現,又消失,又出現。我們學佛的人,只有長養自己的慈悲心,我們發菩提心,我們用長遠心來修行,來實修,有一天你的智慧圓滿了,般若的光圓滿了。我在禪定裡看到般若的光,很圓滿的光明燦爛。你的般若的光圓滿了,你就開悟了。那麼你開悟了,你行為自然就修正了,你也能夠使自己的心完全的清涼。雖然你住娑婆世界,事實上,你已經到達彼岸了。(眾鼓掌)

所以,彼岸「般若波羅蜜」不是在很遠的地方。當然講近也不近,遠也不會遠。只要你得到「般若」就到達。只要你有「無上智慧」,他就到達。並不是說,師尊講「般若波羅蜜」,我們去造一部般若的飛機,每個人都坐上去,般若的飛機一開,就到達彼岸。這是形容啊!其實根本不用開飛機到達彼岸。只要你有無上智慧圓滿了,你自己的心就會化為清涼的佛土。這個就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

所以講息災難,有些人災怎麼息?他自己不息災,光求息災,沒有益處。自己講增益,你災不息,益從何來?你自己求敬愛,到處製造冤家,冤家對頭,敬愛從何來?你求怨敵退散,你心中有恨,如何怨敵退散?這個道理大家要明白。你明白以後你智慧就增長了,無上的智慧就圓滿了。從密教的觀點講起來,最上乘的人,他成就如來的果業、佛果。中乘的人,他成就菩薩了生死,在所有的淨土之中。下乘的人,他能夠息災、增益、敬愛、怨敵退散,得到圓滿。

密教是這樣子講,最高的你證明佛果,如來的果位。中間的在諸天界,在所有的淨土之中。下士他能夠自己息災、增益、降伏、敬愛,密教修行可以得到這三個很好的。

但是基本上的大家要了解,你是要如何息災?要如何敬愛?如何得到增益?如何能真正得到怨敵退散?這個就要看大家的無上智慧。

嗡嘛呢唄咪吽。

蓮護恭錄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