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各位上師、法師、各位同門,大家晚安。今天晚上聽蓮妙上師講她學習的過程。蓮閣法師談行者要經歷種種才能夠有所成就。 我們先講蓮妙上師所說的,她喜歡學習,而且會把好的部份拿出來,她每一次都會在開示當中把字畫拿給大家看。但是我覺得,有一天她會很難過而且很後悔,因為太早拿出來了,以後的會更好。現在太早拿出來了,到了某一天她的境界高了,畫畫的水準出神入化,一揮筆那個神就躍在那紙上,這個時候你把畫拿出來,以前的就是你剛剛講的垃圾。你現在拿出來你認為這是神,以後出來的神會比以前的神更大。 我也有這種現象,不是講蓮妙上師,是講我自己。以前我很喜歡把我自己的畫拿出來,放著讓大家欣賞。現在不敢,我為什麼現在不敢呢?我知道以前的完了,因為那是很粗糙的東西。我以前的畫是粗糙的,我相信再過十年以後,我一樣會把我現在所畫的畫認為是粗糙的。 她談到「惑」的問題,這個是很深的,在大乘起信論裡面,專門談這個「惑」字,這是最深意識的念頭。 一般剛開始學佛的人,他要談這個「塵沙惑」不是很容易的。談「斷生死」,談「樂生死」,談「不捨生死」,這只有稍微一點點差異而已,不是很容易,這是很高深的學問。 眾生、菩薩、羅漢本來就沒有差別。眾生本來就是菩薩。那麼羅漢也是眾生之一。其實眾生包含所有一切的,只是他們「念」不同,「想念」不同,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我們密教修行就是修這個「念」。這個「念」非常重要。你用慾望來「念」,當然是六道輪迴。你用菩提心來「念」,當然是菩薩。你眼中根本沒有眾生,只有你自己,你要超脫生死,當然就是羅漢。所以,這個是「念」的問題。 「惑」,所謂的迷惑,只是稍微一點點的差異。今天我們修行人,在清淨的念頭之中很清朗,你自己本身要很注意來修正你的念頭,那就是修正你自己的心,也就是修正你自己本身的行為。在這方面蓮妙上師是講得很好,這個所謂的「樂生死」、「斷生死」、「不捨生死」。 「不捨生死」是不捨所有的眾生。所謂「斷生死」根本沒有眾生。所謂的「樂生死」就是在眾生裡面混。 謝謝蓮妙上師寫給我的這幾個字。這幾個字是菩薩的心。「當快樂的時候,但願眾生全部沒有苦。當不快樂的時候,但願眾生所有的苦都給我,加在我身上。」這是菩薩的心。這幾個字寫得很好。但願你自己用這幾個字勉勵自己,永遠做一個菩薩。 蓮閣法師講每一個行者都會經歷種種的譭謗、攻擊、無明,跟所有的挫折。那麼,這個是要有智慧的,很多事情是很難講的,有時候會左右為難。 例如,我們出家人,你跟人家辯論,人家就會講,你是一個修行人,你不應跟人家辯論的,你應該要忍耐、忍辱。人家不管怎麼樣子罵你,你都要笑嘻嘻的,這個才是修行人,你不能夠生氣。有時候要有智慧,因為有時那些誹謗已經影響了正法,你也把你的意見提出來了。但是呢?你不帶著那種生氣的、憤怒的、甚至惡意的,但是你也要提出你的理由,你的道理。應該是要這樣子才對,有時候我們做一個修行人,是要有智慧的,要用智慧的,因為已經影響到了正法。所以,你必須要提出你自己很正當的理由給大家看,我認為這個是應該的。所以,有時候我們稱為「獅子吼」。 密教裡有所謂的「獅子吼」,顯教裡也有「獅子吼」,就是正義之聲,正義的一種聲音,不是帶惡意的,不是帶傷害的,不是帶著我執的,而是帶著真理的一種正義之聲是必須的。 至於你自己努力過了,好像是說我們做過了,那麼再來,人家再加諸在我們身上的誹謗,我們就無所謂了。 你不要生起憤怒的心,也不要生起瞋恨的心,不要生起來,這個是「無謂」。你應該做的你都做了,其他的瞋恨心不要生起,這才叫「無所謂」。而不是所謂的無所謂任人家罵、誹謗、攻擊種種……。所以,經歷種種誹謗的時候,你必須要用你很好的智慧去分辨,應該要怎麼做,我們做了以後才變成一切無所謂的,看開跟看破。 其實在時光的洪流裡面,或者宇宙的洪流裡面,這些東西都不算什麼。像譭謗、攻擊,種種的挫折,種種的冤屈,在宇宙的洪流裡面,在時光的洪流裡面,連一粒塵沙都不存在,應該可以看破看開的。幾千年來多少冤屈?五千年來,多少的冤枉?不應該殺的也殺了,不應該關的也關了。多少的不白之冤?有多少?你的算什麼!可以這樣子想,你說是不是?歷史上多少的冤屈?多少的冤枉?多少的不白之冤?有多少?數也數不清。所以,在時光洪流裡面,在宇宙的洪流之中,你那個算什麼冤屈?把它化解掉,這個就是「空」的道理。 你能夠看得開,看得破就圓滿了。一個很大的成就者,像釋迦牟尼佛,祂根本連獅子吼都沒有。祂從來也不辯解,因為祂跟宇宙的意識跟時光融合在一起,祂還要辯解什麼呢?這個也是不簡單。 我曾經講過,所謂「無所謂」,就接近於道。你真正領悟到空性圓滿的智慧,就會有無所謂的思想產生出來,沒有障礙的。這一種思想一產生出來,你幾乎接近於真正的道了。真正的佛道你已經真正接近了。本來就是這樣子。 剛才蓮閣法師講在這世間上譭謗是不會少的,攻擊也不會少,所謂的挫折在你身上也不會少,所謂的冤枉你也絕對不會少。 證悟空性的聖者他不會去辯解的,釋迦牟尼佛祂也不辯解,連耶穌也不辯解,他們都不說話的。因為辯解也沒有用,這個世間本來就冤枉的,不用辯解。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冤枉。你圓滿嗎?看破了,圓滿,你的心才會廣大,才會有光明,才會產生淨光。你修禪定的人,你的意念一定是定的,不混亂。如果被環境影響了你,你沒法定,意念紛飛,妄想紛飛,你就著了外面的境界。學佛的人講這個「定」字,由「定」裡面得到大智慧,這是蓮閣法師所講的。 所以,剛才我講了,到底是要辯解好,還是不辯解好,你們自己去參考。就是這樣子啦! 所以,有時候講一講也是「無所謂」,不講也是「無所謂」。人生就是「無所謂」。發菩提心慈悲眾生,如這一張所寫的(按:指蓮妙上師所供養師尊的一幅字)寫得非常好。這一張紙,希望蓮妙上師拿回去以後把它裱好,裝個框然後再送給我。我會把它吊起來,不只是勉勵我自己,也勉勵你;你供養我,我也供養你,互相供養。 嗡。嘛呢唄咪吽。 蓮護恭錄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