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藏密語》
密教行者的五飾
<1998年11月2日西雅圖雷藏寺蓮生活佛開示>

今天璧珍法師談到阿底峽尊者的入藏弘揚佛法。我們曉得最早進入西藏弘揚佛法的是蓮華生大士,後來又有阿底峽尊者及幾位大師,都曾經到西藏去弘揚佛法。其中最著名的是蓮華生大士和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在西藏的時候他也曾經創立宗派,這個宗派就是噶當派,這個宗派其實也就是噶嚕派(黃教)的一個緣起。

宗喀巴祖師他創立黃教,淵源是來自阿底峽尊者的噶當派,他的兩部論作:《密宗道次第廣論》及《菩提道次第廣論》,可以講裡面都是阿底峽尊者的影子。噶嚕派淵源於噶當派,這個是有它的一種傳承,一種法流。我們知道宗喀巴祖師他很注重戒律,阿底峽尊者也是。歷代祖師他們能夠這樣子成就,都有他們辛苦學法的過程,他們也是很嚴格規律自己本身修行的生活,一點都不放逸跟散漫。

在密教裡面有五種象徵,像古代的瑜伽行者他們身上有佩備著五種象徵,這五種象徵第一個是頭飾,好像髮冠等這些裝飾的東西。他們認為頭頂上的這些飾物,它是象徵他自己的上師跟本尊與護法,這三根本就是他的頭飾。所以我們戴髮冠的時候,因為一個密教行者時時要想念自己的上師,那麼上師、本尊、護法三者時時都是住在你的頭頂上,所以這冠就代表頂飾,頭頂上的飾品它都有象徵,就是三根本,有它的意義在。

另外也有以前在西藏、印度的行者他們戴耳環,很大的圓形耳環,印度人大部份都有戴耳環。那麼密教行者也戴耳環,為什麼戴耳環呢?它也有它的象徵意義,這表示不聽所有的是非、譭謗,一律不聽進去耳朵。他這戴耳環並不是戴著好看,而是不聽所有的譭謗跟是非,他聽的只是正當的語言,正語、善語、正法他聽,其他一律不聽,傳播來傳播去是不可能的,到了他的耳邊,他記住他的耳環就是不聽一切的譭謗跟是非,這是耳飾的象徵。他們也戴念珠,那這念珠是做什麼用的呢?它也有象徵意義的,它代表持咒,口的清淨。你嘴巴經常在持咒在念佛,講正語真正的語,不講搬弄是非這些譭謗的,這個是掛著念珠的意義,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它是代表正語,嘴巴經常在持咒、念佛。

他們也戴手環,兩個手都有手環,現在的密教行者就沒有這樣子了。這手環表示去利益一切眾生,才戴這個手環,對眾生無益的事情是不做的,這手環的象徵就是利益一切眾生。另外一種象徵就是腰帶,穿喇嘛裙時他綁著一個腰帶,這個腰帶是戒律自己的身體不去犯業,它的象徵就是不使自己的身體不清淨,他的身體是永遠清淨的,如同腰帶經常綁住自己的腰一樣,不放逸自己的身體,這個叫做密教行者的五飾,五種飾品從頭飾、耳飾、胸飾、手飾跟腰飾五種。

阿底峽尊者是最重視戒律,以後到宗喀巴的時候也是,噶嚕派的也是重視戒律的。這五個飾品不是戴著好看,而是讓你時時記住頭上頂著上師、護法、本尊,耳要清淨、口要清淨、身要清淨,時時要記住你的雙手是要去利益眾生,密教的五飾的意義是這樣子的。其實它的意思是要你守如來的戒律。

修行人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守戒律。在顯教來講,他們第一個也是守戒律,在密教的五續像喜金剛、勝樂金剛、大威德金剛、時輪金剛,在藏密的五大金剛明王的續裡面,他們一開始時並沒有一下子進入密法,首先講的一定是戒律,幾乎整本經典三分之二講的都是戒律,到最後才提到法,真正的佛法。

瑪爾巴大師他到這印度,學了三個密續,第一個先開始學喜金剛,第二個再學密跡金剛,最後才學勝樂金剛。每一本密續開始都是先講戒律,藏密並不是不講戒律的,一開始都是講戒律的。所以我們學佛剛開始一定要先把戒律學好,然後佛法才能夠彰顯出來。人的心只要一放逸,就沒有辦法深入佛法。

以前我們看經典,看這些五大金剛密續,這些經典拿來看,那一本一開始不是講戒律的?像璧珍法師提到的阿底峽尊者,他是很重視戒律的。宗喀巴祖師也是重視戒律的,他們都得到很大的成就,你當一個密教行者就是要這樣子做。

嗡嘛呢唄咪吽。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