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藏密語》
自然、任運
<1998年3月18日聖尊蓮生活佛於美國西雅圖雷藏寺開示>

今天我們聽蓮康法師談「看畫」,畫裡面有詩詞,由詩詞去體會佛法。

本來我們中國畫,像我畫的中國畫,題中國的詩還有詞,也都是隨興。「隨興」就是說你想到畫什麼,想到題什麼,就是隨興去畫,跟隨興去題。這個「畫」跟「詩詞」,都是非常自然的。

中國的「道」,最後是「道法自然」。

剛才蓮康法師提到的「空」跟「有」之間,如何去調適,其實在密教裡面,兩個字,就是「任運」,「空」、「有」要任運。在道家講起來,就是「道法自然」。

像我以前寫毛筆字,拿起筆來就寫。我覺得寫得不好,就很想補。

有時候這些高明的老師就說:「不要去補!你不要補。這一筆下來,中間有好多條線,又有空白 ,這就是一種藝術,就是一種自然,你不要把它再重描一遍。重描一遍的話,就顯出你是故意去造作的。」

所以所謂的「藝術」,從自然裡面,產生一種美。詩詞也是一樣,都是有一點這一種很自然,有一種玄思的味道在裡面。

你看中國的詩「水清魚鑽月」,水很乾淨的時候,魚去鑽月亮,這都是要自己用腦筋去想。

什麼是「水清魚鑽月」呢?水很乾淨,魚在水裡面游泳,剛好月亮印在水裡面,魚清楚的在鑽那個月亮。

「花靜鳥談心」,花很安靜的時候,鳥在互相叫的那個聲音,就好像是在談心一樣。

這是一個對聯。「水清魚鑽月,花靜鳥談心。」有一種很自然、很美,優雅的那一種感覺會產生出來。

至於「空」、「有」之間的調適,我以前講過了,太偏於「空」了,就一切沒有了,會進入頑空裡面,一無所有。

太偏於「有」,就執著於物質,被物質所綁,被這個「有」綁住了。

如何去調適?應該是「自然」跟「任運」。你要很自然的去適應,去運轉「空」跟「有」。

有一本經,叫做「理趣經」,我差不多十年前看過。

其實「理趣」兩個字,是什麼意思?以虛空的道理,來趣入有部。由虛空之中,「空」裡去顯現有的,就是它本身的理趣。

所有一切「有」,將歸於「空」。一切「有」,都會歸於「空」的。

但是又由「空」當中,會趣入於「有」,這個就是「理趣」。

「空」、「有」之間如何調適?要很自然、很任運。你以自然任運的心去畫畫、去題詩、去題詞。以自然任運的心去修行,以自然任運的心去生活,這就是密教的「理趣」。

那麼要達到「自然」,達到「任運」,就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修行。

譬如禪宗講的,天冷了,你多穿一件衣服。

天熱了,你就少穿一件衣服。

你肚子餓了,就吃點東西。

想睡覺了,那麼你就打一下瞌睡。

這都是自然,不是很勉強的。

那洛巴祖師有「那洛巴六不」,「那洛巴六不」是什麼?是不觀想,也不數唸珠,也不唸佛,什麼都「不」。「六不」可以講是什麼都不。

那什麼都「不」,做什麼啊?就是自然任運。

從這當中,馬上去趣入佛道理面,這是「那洛巴六不」。

所以在修禪定的人,不能想自己是在做禪定。因為你在想做禪定的時候,就沒辦法禪定。

當你什麼都不做的時候,你就真正進入禪定,這就是一種很自然的道理。

什麼是「六不」呢?也就是不要去造作、不要去虛偽、不要去想,一切歸於空靜自然的狀態的時候,你就是趣入任運裡面。修行的道理,就是這樣子。

所以像今天天氣好,陽光出來了,你可以出來外面經行、唸佛。有颳風、下雨、很冷,你就在室內唸佛。

這是什麼?這是自然。因為陽光出來了,沒有風,很溫和,你在外面唸佛,覺受很好。

那沒有陽光,又下雨、又颳風、又冷,你就在室內唸,這也是自然之道。

所以你學習如何去配合天地之間自然之道,就是一個真理在裡面,我們行者都是要這樣子。

像我畫畫、題詩、寫詞,這就是隨心去做,很自然的這樣子去做。

那你說:「你這樣做,有什麼成果呢?」

我也不講求什麼成果。

我平時寫文章,我是寫兩頁。今天早上就寫一頁,為什麼寫一頁呢?因為你今天有別的事情去做,做完了回來,時間比較少了,那你寫文章,就寫一頁就可以。

也不用勉強自己去寫兩頁,好緊張的去寫兩頁。不用!你不用緊張,因為你今天時間少,你就寫一頁。明天有時間,你寫兩頁。這個就是自然,一種任運。我並不勉強自己的。

我每天早上要寫文章,沒有錯!但是你時間有,你寫多一點。時間少,寫少一點,有寫就是了,責任已了。

今天中午要唸佛了,天氣好,出來唸唸佛、經行。

這就是一種人生,你為了什麼?沒有為什麼。我唸佛求往生,唸佛,佛菩薩將來接引往生,這是我的功課。

寫書做什麼?為了勸化眾生、度化眾生,這是我的功課。

畫畫為什麼?畫畫是為了讓自己的心靈專一,很自然的去享受美好的時光。

不為什麼,就是這樣子。

那麼你也不要去想,未來你的畫,會成為天下第一名畫。

你也不要去想,你要阿彌陀佛為你接引,但是你功課做了,到那一天阿彌陀佛有沒有來,那是另外一回事。

也不要去想你度得了多少眾生,心裡很急,要度盡所有的眾生。只要你做了度眾生的工作,就可以了,這個就是「自然」、「任運」。

那麼心裡非常的平衡、很舒適、很自在,這就是行者的生涯。

我是希望大家從這個「自然」、「任運」當中,從看畫、看詩、看詞當中,去調整「空」跟「有」之間的圓滿跟融合。

嗡嘛呢唄咪吽。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