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
四念處 四正勤
<釋蓮慈金剛上師2002年4月25日維摩詰所說經第51講開示>

大家晚安!今天我們繼續講《維摩詰經》第42頁,「菩薩品第四」。維摩詰居士講「道場」,講如何成就道場。在這裡祂講到「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

「法」分為「有為法」和「無為法」。「有為法」是「世間法」,講的是在世間如何做人處世,達到成就。「無為法」講的是出世的法,尋求性靈方面的解脫。依照有為法修,你不能達到最高解脫的境界。維摩詰居士在此講,你要成就道場,所謂「道」就是「解脫之道」。要成就,要達到永久的解脫,就要修「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可以達到成佛解脫的最高境界。所以要成佛解脫,必然要捨棄「有為法」,而由「無為法」來成道。

佛陀講的這些佛理當中,比較具體的修持方法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中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加起來就有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修行人必需要修持的。

「四念處」的第一種「身念處」,身就是身體,你要念你的身體,你要觀身不淨,觀自己的身體並不是清淨的。第二種「受念處」,觀我們的覺受是痛苦的,觀受是苦。還有「心念處」,觀心無常,心是無常的。最後是「法念處」,觀法無我,法一定要用「無我」來表現,來處理。所以修行人要建立正確的觀念,要牢牢記住四念處。

當我們對於身體太過分執著時,你必然要用「不淨觀」來對治;當你對於自己本身太溺愛時,你要感覺種種覺受到最後都是苦的。要觀自己的心念瞬息萬變──無常。所有的眾生都是一樣,念念都在轉變當中。而「法」呢?就要用「無我觀」來破「法執」,「無我」就是要破除我的執著,這就是初步出離的功夫。

身體不過是膿血、糞便、唾液、血液等等的假合,你能如此想,就產生厭離心,就不會迷戀自己不乾淨的肉體。你能感覺到最後一切都是苦,就不會迷戀輪迴的娑婆世間的一切,就產生厭離、出離世間的觀念。這就是四念處。

一個人要有出世的觀念才能成佛,沒有出世的觀念,絕對不能成佛的,頂多求得做一個善人、好人,比較慈悲、善良,要不然就是得到一點天界的福分,沒有辦法真正地出離,沒有辦法真正地超脫三界。

「四念處」是佛弟子一個很好的自我教導的方法。佛陀圓寂前也是用這句話交待給祂的弟子。當阿難來問佛:「以前我們是靠佛您的教導及加持。佛您去世後,我們這些弟子怎麼辦?我們要以什麼當做我們將來的依止?」佛就告訴祂的弟子以「四念處」為依止:「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要這樣看,要不然永遠沒有超脫的智慧,而被世間的一切所束縛,不安、惶恐、害怕。你這樣觀時,就覺得世間的一切「無常」就是「常」了。這也是六祖惠能在《法寶壇經》中的開示。

我剛學佛時,也很喜歡這四句偈。我每天睡覺時,躺在床上就在唸這四句偈,一直唸到入睡。我每天都唸這四句偈,唸很多遍,這就是把出世的觀念栽種下去。

當然,修大乘的人也要培養「四念處」的觀念,產生出離心,厭離這世間的一切。世間的覺受都是苦的,苦空無常,念苦是很重要。有一些人來此跟上師學習,最後有些人還是可以學下去。但有些人就茫茫然。他們講上師很難理解,上師為什麼喜怒無常。我自己想想,這也是一種苦的觀念。我認為你很苦的時候,應該提昇,我就讓你笑一笑,你就快樂起來。但是我看你樂得過分,我一定要讓你苦一下。樂極生悲呀!本來就如此。這就是一種「調御」的工夫,當你最快樂時要把它壓下來,當你苦到極點要知道提昇。道理就是如此。秘密揭穿了就是這樣。太快樂,你的心已經跑了,自己的心都抓不住。太苦的話,你的心又太沉。心太浮或太沉都不行。你不懂,這也是一種教導,認為這個上師很無常,本來人間就是無常,一切都是一種教導,任何行為都是教導。

「四正勤」又指「四正斷」,「已生惡令永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

「勤」就是一種精進的功夫,勤力在於這「四念處」,一定要很努力讓自己時時在這方面觀察,而且要精進,一個是「勤精進」,一個就是對於已經產生出來的惡,很精進的斷除,這就是「斷惡精進」。當自己覺察到自己過去某方面的行動,所做的事情不好,有害於他人時,是造惡,就要很精進地去對治,努力斷,不要再去犯五戒、十戒、貪、瞋、痴等這些過錯。

關於「善」的方面,還沒有生出善念的,就讓它快一點生出善念;已經生出善念的,除了保持現在有的善念,還要讓善念增長,使更加的多,這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達到「善的不漏」。

譬如你現在開始會寫文章,寫勸導世人的善文,就加緊努力朝著這方面去做,在這方面慢慢進步。但是過去很多很好的德行,也不能漏失。例如你過去很喜歡助人,這份熱誠要保持下去。以「守戒」而言,現在有的人講守戒,守得很嚴謹,但過去的菩提心呢?怎麼忽然都不見了。像坐要有坐相,但是如果看到有人危險,因執意要守戒,腳都不敢動,不能去救人或幫助人,這是被「戒」守了。

像上次我在公園跑步跌倒──「五體投地」,法師們就在那研究討論,上師跌倒了,我們可以伸手去碰上師嗎?不是說上師不可以亂碰的嗎?那我們應該拉哪裡呢?是拉手還是拉腳?還是可以抱起來?當時我躺了幾分鐘都沒人過來。後來我覺悟到:將來有一天我掉到海中,只好自己去找海龍王。(笑)你死守戒律,反而本來會做的,到頭來就不會去做。還有像看到發生火災,因為你認為戒律上講,別人沒有請你進去而你跑進去,這是小偷呀。所以,你也不敢去救火。你考慮太多,火災來了就把房子燒光啦!別人早就被燒死啦!這就是食古不化,死守戒律,呆板不懂得變通。

有寺廟的比丘講「男女授受不親」。現在廟來了一對女難民需要救助,比丘講:「等一等,我要去找比丘尼來照顧她。」比丘為了自己不要犯戒,跑來跑去,卻不趕快去救人助人,這是什麼病?還是「我執」太強,什麼都是「我」。沒有想到「利他」,為他人著想,這樣的人只想到要把自己修到沒有業障,很清淨,完全出離,不受污染,不讓自己的德行上有一點的污染,其他不管,這將來修出來的就是「小乘」。

守戒固然重要,但是大乘講「無我」,小乘沒有「無我」觀。所以,修行人當面對「守戒」與「無我」時,一定要取「無我」,要做「無我」的選擇。當「無我」一出現時,救人最要緊,利他最要緊。自己的什麼都不重要的,這才是菩薩。世間有許多事情是需要用智慧變通去做的。所以說,已出生來的善念不要捨棄。

你知道嗎?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可以成佛?祂五百世都是在做犧牲自己,成就他人的善事。為了利他,犧牲自己不要想太多,佛陀甚至可以捨身,去餵獅子、老虎。像今天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固步自封,心想:我是法師,法師要有法師的尊嚴。常這樣想,遇到什麼需要去幫忙或救助的事情,都不能伸出援手。這樣就會失去人性。失去人性是不能成佛的。因為佛是由人成的。要把人性發揮到極致,把人性表達得無私、無我、很偉大,這樣自然就變菩薩啦!

上師也守戒,但是我非常樂意助人,不管是什麼人來求助,男的女的都一樣,一律攝受加持無分別,一摩頂加持下去,有病業的人就好幾分,輕鬆幾分;而我自己就要承擔一些痛苦,替代一些業障。但上師也做了這麼多年,也沒有說有替代就害怕不做,為什麼呢?這就是「無我」的精神。

師尊加持眾生,也替代眾生的業,祂自己什麼病都生過,連癌症都有過。祂一向什麼也不講,只是好了以後才講出來。像師尊加持別人消腫瘤,祂自己就長了瘤。祂講,修法時一直在觀想那個瘤變小,修了一年才消除。我們給人做法是轉移別人的病業,病業是需要轉移目標的,只是轉移到加持你的人身上,有時候移的少些,因為我們本身有某一方面的修持力量。但有時遇到業很重者,加持的人也是會變得很嚴重的。所以說如果你「我執」太重,死守戒律,要顧慮太多,你的善念會不見,你的菩提心會不具足,最後固然你依照道理去修,有一些道業基礎,終究還是很難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為了「利他」,犧牲小我,修證成佛。

記得前兩年,我一個人在跟我的病業,不知是自己的病業還是眾生的,掙扎得很慘。虛空有菩薩就講:「我們需要找人來照顧她。」當時我認為只有自己照顧別人,哪裡需要別人照顧我。但後來果然自己的身體不太能走,也沒有力氣,的確需要別人的照顧。所以說,你付出多,必然有善報。當你福德資糧增加,才會獲得智慧的,佛經講得一點都沒錯。當你福分不夠時,很難得到像宇宙一樣的智慧。所以修行的資糧一定要具足。修行人如果怕付出,斤斤計較,如何能夠得到宇宙大的加持力呢?不可能的!我講的福德的資糧不是指世間的錢財資糧。福德資糧也就是功德資糧,你功德具足,老天都會關照你的。

師尊教導弟子要感恩,也教導弟子要「無我」。大乘講「無我」,就是你做事情要超越凡人的境界,你無我,你就偉大啦!你無我,你就公正。待人如此,做菩薩事業也是如此。無論你做什麼,每件事情都要「無我」。

人與人相處,講的就是交心,坦誠以對!太執著於小我,過度保護,就不是「無我」。你對於自己最好的朋友,一定是把心拿出來;你對於尊敬的師長,你也應該是很用心地承侍;對於與自己互相扶持的伴侶,也要把心拿出來,你的婚姻才會圓滿。把心拿出來,就是很用心去做事情,很用心地去尊敬根本上師,很用心地去學習任何一件事情。所以三十七道品中「四念處。四正勤。」對於修行人,都已經很好用了。因此,我們就是要好好地去調整自己的念頭,使「善念」增長,這就是你終身要修持的功夫。

嗡。嗎呢唄咪。吽。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