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
慈悲喜捨可成就道場
<釋蓮慈金剛上師2002年3月14日維摩詰所說經第45講開示>

上一堂談到《維摩詰所說經》第42頁,維摩詰居士講,由「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度波羅蜜,一再地修行,如果修得好,都可以成道。

接著,維摩詰居士講「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要如何去修才能成道。他說:「慈是道場。等眾生故。」可以講道場是一個「悉地」,成道就是成就了一方的淨土,而這個淨土不一定要很大。你個人修成了這個淨土,你就是一方淨土,你能夠廣攝眾生,跟你一起成道,那你這個淨土就會擴大。

經文講「慈」,你行慈,也可以成道。理由是「平等眾生故」。你對待眾生,如何行慈呢?就是看待每一個眾生都沒有分別。「等眾生」就是平等對待眾生,沒有分別。這「等眾生」,就是「無緣大慈」,不管跟你有緣或沒有緣的,你也一樣地看待他,你要行慈,行平等慈。跟你緣分接近的,你可以就近關照到他們;與你緣分較淺的疏遠眾生,你心懷仁慈,自然就「等眾生」了。天下眾生數也數不盡,你如何去平等關照?就是對於普羅大眾,是用這個心行慈,平等尊重。

「慈」還有程度上的不同,你想我今天要平等對待眾生,就把眾生看成是自己,這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你這個「慈」還可以更廣大。當你把眾生當作是你最尊敬的人,或者是對待他們好比自己最喜愛的人,能如此,這樣慈愛的心更加提昇了。但是,這還不夠,你應該把眾生都看成偉大尊貴的佛一樣,這才是最大的「慈」。所以心慈要行平等的大慈,視眾生與佛同體,這就是最大的慈悲。佛弟子對於佛是十萬分的尊敬,你如果能夠把眾生都當作佛來看待,你的作為也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要如何修出這麼高的平等慈悲呢?你不要認為始終笑臉迎人就是「慈心」,而是當你面對六道眾生,不管你做任何一件事,你都要做到慈心平等觀,這個功夫才是不同。譬如你看到天使或好人,你很容易心就打開,樂意去接近他。但是如果你碰到的是一個很醜惡的、壞的、恐怖的、臭的、狠毒的惡鬼眾,甚至於要滅掉你時,是不是很難有慈心出來?所以「等眾生」,困難就在這裡。你這個慈在某種情況下很難顯露出來。所以,菩薩才這麼難修成。

當你做到「等慈」,就是證得聖道,也必然是菩薩摩訶薩。你尚未證道者,一定要一步一腳印地去行慈、去實踐。所以修菩薩道的人,就要行等慈。所謂「行」等慈,就是你要慢慢地去實踐慈的道理,運用這個法門,修出你的慈心。

而祂又說,「悲是道場」,悲心如何成就道場呢?「忍疲苦故。」你做到很累、很疲倦,很痛苦、很辛苦到極點,快要倒下了,快要死了,你也要能夠忍受疲勞跟痛苦,去行你的悲心,如此才能成道。

所以,佛菩薩是大慈大悲,是真正有大悲心。祂們都是做人家做不到的事情,而且祂們永遠不會厭煩的。菩薩發大心,越是遇到麻煩的人,祂一定是發最大的慈悲,平等慈愛,仍然願意救渡他,這才是平等的救渡,這才是聖道,這才是大悲心。

所以,聖人真的很了不起。一個開悟成道的聖人,絕不是一個輕佻的凡夫,只為了揚名立萬,令萬民景仰。一個真正成就的人,是成就大慈大悲,發心度眾生的,這才叫佛,才叫菩薩。

師尊教過我們,成佛不講神通法力第一。你成了佛,自然有神通,但是你成了佛,最可貴的就是你的慈悲心,無人能比,與宇宙同大,是測量不出來的,這才是大成就。

成就了,什麼法力都跟佛一樣,但是如果沒有佛的大慈大悲,那就是魔。所以,師尊曾經講過,祂說開悟的人有兩種,一種是開悟成佛,一種是開悟成魔。差別在那裡?佛最明顯的就是有慈悲心,而魔缺少的就是這個慈悲心。但是魔跟佛做起事來一樣厲害。佛能做的一些菩提事業,魔也一樣能做,因為魔也有神通法力。

所以,學正法的人一定要明白,不要走入邪道,法力高超絕對不是判斷正邪的唯一法門,而是慈悲心。慈心平等對待所有的眾生,悲心忍受一切的苦難,一概平等救渡,這就是菩薩道的教導,一定要做到。

行菩薩的慈悲心,在還沒有辦法做到以前,你就要用你日常生活所接觸的對象,不斷地去練習。一點一滴地克服你的厭惡心、瞋恨心、歧視心,去除自己的偏見,而能夠行等慈,行大悲,將來才能夠成就一方道場。

一般人講「喜」就是快樂。經文中講:「喜是道場。」為什麼?「喜」如何成就道場?維摩詰居士講「悅樂法故。」這個喜是指布施的法喜,「悅樂法」就是喜歡法的快樂,而不是慾望滿足的那種歡喜。所以,在行四無量心的時候,是要善信產生一種法的快樂,而不是肉體、物慾上的快樂。是精神上提昇,心靈上提昇的法樂,是有法味的,這才是真正的歡喜。

所以,我們在法會時,唱誦組誦經好聽悅耳,會讓人產生歡喜,這就是一種法樂。如果你誦的經不好聽,你就沒有給人家布施喜的功德。所以唱誦組每次同修或法會要好好地唱,因為這是可以帶給人家快樂法喜的。

講經的功德也就是在布施這個喜,所以,聽講經讓你們心靈得到提昇,智慧得到開解。當你心開意解,你會忽然煩惱不見,產生高妙的快樂法喜。

「捨是道場。憎愛斷故。」要做到「捨」也是很難的,要割捨斷除愛跟恨,才叫做「捨」。維摩詰居士講的「捨」,不是只是布施你的一點東西。僅僅是捨棄財物的布施,是不能成就道場的。

要「成道」一定是要用更究竟的方法,你要斷除你的愛與恨。眾生是這樣的,見相著相,愛恨強烈,所以,要眾生能捨掉最不能捨的東西,才能成道。

當然,你不可能一下子將愛與恨斷得清潔溜溜,但是確實要提防,甚至要把愛與恨看成是毒蛇猛獸一樣,要避開;你若是沒有提防,馬上墮落。你假如無法保持自己的心不偏倚,你就沒有在行捨,就不能成道。

總之,慈、悲、喜、捨,都是違反一般世俗人的習性。一般人通常是愛惜、慈愛自己身邊的人,對於外人的死活陌不關心。一般人有悲心也是有限度的,他累了,他苦了,他怕了,就會失去耐性。一般人所擁有的「喜」,也都是很膚淺的娛樂。而「捨」呢,也是很小氣的,很少是能夠捨掉自己最愛的,捨掉自己的恨,甚至捨掉自己的性命。

所以,你要逆流而上,逆這個世俗之流,去行慈悲喜捨。越是做不到的,你越是要去做,越是讓你痛苦的,你越是要去做。要做到什麼程度呢?要忍耐再忍耐,熬到不覺得苦。

以顯教的方法行「慈、悲、喜、捨」,要很久,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不間斷地一點一點地做,你才可能在這個期限完成。而密法是很快速的,你要行「慈、悲、喜、捨」,你修密、修禪定,有辦法快速達成。

我個人在修法入定時,發覺「慈、悲、喜、捨」,在禪定的境界當中,居然更能展現出來。在禪定中,在最安靜的時候,你什麼都沒做,也可任運你的「慈、悲、喜、捨」。這就是佛菩薩與虛空中的聖靈祂們在做的事。祂們在禪定的境界中,去「行等慈」、「行大悲」、「行喜」跟「行捨」。

當你的禪定境界修到意念無分別的定境,平等性智就會產生出來,這個時候,你在平等無分別當中,慈心出現,就是行等慈。悲心出現,你就在行悲。喜悅出現,你就在行喜。捨的意念出現,你就在行捨。沒有達到這個修行的境界的,所做出來的,不叫「真正的等」,還是在分別的。

為什麼菩薩能夠明瞭眾生的心性,因為祂是從眾生修出來的,祂很清楚自己,祂也就能明白眾生的心性。經文中講「現見諸法故」祂已經成就智慧之道,所以,祂看一切的法,都清楚明白,不被迷惑。

今天你說,不知道到底是要選擇繼續過世間的生活呢?還是應該要全心全意地來學佛?你沒辦法衡量哪一個好。世間的生活,想偷懶就偷懶,想玩樂就玩樂,多自由多好;想到學佛,卻什麼都要放棄。但是,你看佛陀的經典,祂講智慧,這個佛智是本來具有的,但是被這些世俗的「財、色、名、食、睡」蓋住了。你現下回過來修行,只要去除這些「五慾」,智慧才會出生。當你智慧光明一萌芽出來的時候,你認為捨不得的東西,自然而然顯得一點價值都沒有。因為智慧就像火炬一樣,火炬一照,黑暗的地方盡顯現光明。

為什麼你會覺得選擇很困難,因為你只是用凡人的智慧在判斷,當然沒有辦法跳脫窠臼。如果你能進一步,用高明一點的想法去想,你就會覺得你現下修行所追求的,是如大日一般的光明。而現下世俗所擁有的,就如地獄一般的黑暗。我們要用光明打開地獄之門。而修行確實是世間的一切所不能比的。你一定會有辛苦的一段路,當你走過了一段辛苦的路,慢慢會漸入佳境。

為什麼我有時候會生氣,會發牢騷,告訴你,那些都是假的。為什麼?因為你們做錯事情,就是該讓人家生氣。我是正常人,當然要表現生氣。我一定要以正常人的態度來對待你。

但是,我告訴你,在行等慈、行大悲的人,祂已經斷了愛跟憎,祂不會恨的,祂也不會愛到什麼地步,這才是清淨的道場。但是真正修到裡頭的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他的心是不動的,可是表面上他還是會有一種應機的回應,這才正常。

今天你說你修得很好,已經金剛不壞,所以,生病都不看醫生。不看醫生你就死得比較快。即使你修到開悟,你生病也是要看醫生的,因為你的肉體不能跟細菌對抗,還是要靠醫藥來解救你的肉體。

所以,聖人在生活當中,祂表現出來的也是跟常人的樣子一樣,但是差別就在這個心,這真正的內心是很難看出來的。聖人的內心永遠是解脫的,是柔軟的,是慈悲的,不管祂是否在「喜、怒、哀、樂」當中。祂在外示現的言行還是跟平常人一樣。

師尊快樂的時候很多,但是祂也有生氣的時候。師尊看到弟子做得不對,祂也是會表現出不高興的。看到不好的,祂也是會表示不喜歡的。有人說師尊已經修得這麼好,已經成就,祂怎麼沒有等持?祂就是示現平常人的樣子。事實上,師尊的內心是最慈悲的,是沒有分別的。

所以,聖人跟凡夫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心境,在內在;心修得好,或修得不好;心能夠解脫,沒有煩惱否;心的智慧開啟出來否等等。今天就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