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娑婆》
眼前一笑皆知己 舉世全無礙眼人
文╱蓮花豚豚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高中時,非常喜歡卞之琳的這首小詩「斷章」,這首詩可以有多種詮釋和聯想,很耐人尋味,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但利用場景及觀點轉移的手法,站在橋上和倚在樓上看風景的「人」,因站的位置不同,看的角度不一樣,表達了一種相對的人生,其意蘊雋永,令人回味再三。

我想起我的同事經常跟我抱怨我的主管處事嚴峻、刻薄寡恩,我的主管總是跟我傾訴我的同事們做事丟三忘四、不夠專業,我站在同事的立場,我覺得當主管的理應體恤人手不足之下的捉襟見肘,但是當我站在主管的心理去想,才發現就是因為人力不夠,才更要凡事嚴謹,避免醫糾與客訴,所以這世間只是立場與角度的對立與不同,豈有誰是?豈有誰非?

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是:有位老婦人跟左鄰右舍發牢騷說:「我媳婦非常懶,老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鄰居問:「那妳女兒呢?」

「說到我女兒真是好命,睡到下午三點,她婆婆也不會管她。」

同樣一件事,女兒可以做,甚至超過界限,但媳婦卻是不被允許,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人總是拿「自己家的女兒」辦不到的事,來要求「別人家的女兒」,這無異是緣木求魚、自尋氣惱了,婆婆若能轉換角度,體諒媳婦也是別人家疼惜的女兒,女兒能適時提醒媽媽,要以對待自己的心情來對待媳婦,媳婦要以敬愛自己媽媽的心來奉養婆婆,或許婆媳問題,也不致於千古難解了。

以「台灣雷藏寺」的立場而言,攤販不好管理,也易使會場顯得雜亂無章,以攤販的角度視之「人潮即是錢潮」,這是一個可以「謀生計」的大好機會,豈可錯過,所以師尊一句「規劃固定攤位,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無疑是創造「三贏」的慈悲睿智,不僅為弱勢的同門請命,替他們爭取賺錢的機會,也為「台灣雷藏寺」增加一點點租金收入,甚至許多同門也因為有攤位可以閒逛,消除一些等待的枯燥無聊,我就曾陪一位師姐從頭買到尾,看她滿載而歸開心的樣子,我也覺得不亦樂乎。

而道場若能多花一點心思,體恤遠道而來的同門,其長程開車的疲累,將師尊的灌頂置於感恩餐會之前,那麼灌完頂,他們就可以早點回家休息、另外餐會的價格若能平實一點,所需費用攤平就好,讓生活清苦也想共襄盛舉,與師尊用餐的同門可以滿願,畢竟能廣度眾生、共沾法喜的基本要件,向來都是「為他人想」,都是方便眾生與同門。而同門若能站在道場的角度去看,策劃一場餐會畢竟無法面面俱到,多一點體諒與了解,給道場一個學習改進的機會,或許當下就能少一點漫罵與怨懟。

蘇東坡這一生,最令人稱道的是,在顛沛流離的環境中,仍能保有一顆豪邁豁達、寬厚悲憫的心,所以清朝鄭板橋,在一封家書中,曾寫道:「東坡一生覺得世上沒有不好的人,最是他的好處。」記得蘇東坡有首詩「題西林寺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凡事不必囿於一隅,拘泥於本位主義,執著於自己的立場,有時從各種角度去觀察,由各種情境去揣摩,或許別有一番風味。

世人皆知周敦頤愛蓮,有誰想過蓮花亭立綻放於池中,是否正在尋找池畔邊,值得它揚芬吐潔的身影?而人生許多時候,正需適時地「易位而處」,幸福的人想像一下不幸者的辛酸苦痛,或許就能心生「惻隱之心」,發揮「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在上位者體貼下屬的辛勞;下屬信賴上位者的領導……。這生命中小小的易位,皆能在人與人之間架構橋樑、溝通真情,讓這世間「眼前一笑皆知己,舉世全無礙眼人」,而其人生境界必然更為開闊,和諧必然應運而生。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