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札記》
老人「黃昏症候群」 看不清聽不清

【本報綜合報導】「黃昏症候群」指的是老人家到了黃昏,因看不清、聽不清,感知能力薄弱,導致內在出現雜訊或奇怪的想像,特別容易造成老人家出現幻聽、幻覺等腦筋誤判、腦筋混亂的狀況。陳家駒醫師指出,「黃昏症候群」並不侷限發生於患有失智症等老人身上,一般老人家也恐發生。

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解釋,一般來說,老人家的感覺能力較差,到了黃昏,因整體光線變弱、出現陰影,加上聽覺、視力變差,因看不到、聽不清,導致內在出現雜訊或奇怪的想像,而產生幻聽、幻覺等臨夜混亂的問題,使腦筋變得不清楚。

此外,醫師指出,不指黃昏,舉凡天氣陰暗、氣壓低、常處單調環境病房,或是住加護病房等,太單調或過度刺激等兩種極端環境,都容易讓老人家出現腦筋混亂狀況,特別提醒注意。

醫師進而補充,一般來說,老人家的「黃昏症候群」若為失智症引起,且未干擾到其他生理機能,還不用進一步處理,但如合併出現肚子餓、血壓不穩。心跳快、呼吸不好、血糖下降等自律神經問題,恐需進一步追查原因,再做適合的處置。

醫師提醒民眾,若觀察發現家中有老人家,某天突然到黃昏時,出現虛弱不適、精神不濟與腦筋混亂,家屬就應帶老人家就醫,確診是否有其他病因。而且老人家若發生腦筋混亂「黃昏症候群」,易發生意外,民眾應注意避免老人家跌倒。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