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訊】二月中旬,時序已過立春,天氣經常乍暖忽寒。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心臟內科主任陳鴻毅指出,溫差較大,乍暖忽寒的天氣易影響心血管疾病的控制。多變的氣候、情緒變動及飲食放縱,這三項因子都是造成原先已硬化的血管,進一步惡化的主因。陳鏡任醫師則建議,民眾出門前不妨喝杯溫開水,有助減少氣溫突然降低或溫差過大的衝擊。 由於年節交通、旅遊人潮眾多,北市聯合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廖賜寶表示,人潮交流使得流行性疾病交互傳染機率大增,包括肺炎、流感及腸胃道疾病都是年節期間好發的疾病。 陳鴻毅醫師指出,寒冷氣溫最容易刺激周邊血管急遽收縮,同時並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造成血液粘稠度提高,此時將容易產生血栓而阻塞動脈,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及腦中風等。且長時間都在室內,身體活動量少,使冷造成的傷害將更劇烈,此時外出若不注意保暖,將因為溫度急遽變化使血壓波動,進而對硬化血管造成傷害,形成剝裂,再進一步造成血小板凝集及血栓形成。 醫師解釋,血栓形成是因血小板與動脈硬化斑塊的粗糙邊緣磨損,而釋放出化學物質導致凝血,然後慢慢凝聚成為大血塊,漸漸變大的血塊將引起動脈阻塞,這會使動脈供應到組織的血流量減少或完全阻塞。因此於平日飲食就要多注意。他建議,除注意營養均衡外,應避免重口味高鹽、高糖,少用調味料外,儘量以天然簡單食物替代加工類食品,以家禽或魚類的白肉替代家畜的紅肉,減少動物內臟攝取,並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性食物,以減少低密度膽固醇,再增加蔬菜食用。 |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