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文接第776期第9版) 麥堂主就很感謝熊師姐當年的協助。他說,來到愛爾蘭十多年,自己由一無所有的打工做到老闆,卻一直沒能存下錢,直到佈了壇之後才起死回生。他記得:「請購『虹光家庭密壇』開光之日,見到師尊降臨及拋下一似花又似珠的東西進香爐,而每稱一位菩薩都見到祂們的降臨,還有很多飛鳥飛來屋頂大叫,有的甚至搏窗想進來,我聽見鄰居的孩子發出驚奇的聲音,我內心的喜悅及平靜從未有。」另外,當時正值七、八月夏天,天空卻下起大冰雹……所有這些殊勝景象,除了讓他確定聖尊就是「大福金剛」外,也由於他家密壇靈氣充滿,日後更吸引很多有緣人前去修法,而成就了「南愛爾蘭同修會」的前身。 頗具文思,以往有空也會投稿《真佛報》的麥堂主也提出了一些建言。有鑑於歐洲地區《真佛報》的發行量越來越少,他盼望能早日再恢復歐洲分社的運作,因為報紙度眾的效果很顯著,但相對的成本並不高,尤其當地華僑開餐館的人很多,正是最適合擺放報紙結交佛緣的好地方。 最後,麥韶麟堂主要向聖尊蓮生活佛致上難以言喻的感恩,因為師尊在各方面都照顧著弟子,所以他心上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李彩蓮師姐:「大江南北」歡迎來共修 事實上,「南愛爾蘭同修會」有兩處佛堂,一處在都柏林十五區,即前述介紹的主堂,另一處則位於第一區由李彩蓮師姐開設的「大江南北」餐館的樓上。原來主堂的位置太偏遠,於是2005年李師姐新餐館開張時,麥堂主看上它市中心的熱鬧地點,特別央求撥一隅方便大家聚會。從此每週日下午一點起成了共修時間,平時中午時分,堂主也會駐守在那裡讓廟門常開。 熱心的李彩蓮師姐也是香港人,二十世紀七零年代以學生身分移民愛爾蘭,所學專業是電腦和商業研究。因為在英國的親人眾多,經常提供《真佛報》讓她閱讀,也經常介紹蓮生活佛的事蹟,於是在因緣俱足成熟後,於1999年由釋蓮花常智金剛上師幫忙皈依真佛宗。 李師姐和夫婿所經營的餐館供應正宗中國菜,所以營業時間較其他同業長,每天近午開門後直到半夜才得休息。她說創業容易守業難,現在經濟不景氣,近兩年又來了很多中國人開餐廳,讓競爭更形激烈。不過有空她仍會修法,她的師兄並不是真佛弟子,卻也尊重另一半的信仰,兩人擁有一雙兒女,長女都唸大學藥劑系了。 李師姐是一位孝順的女兒,雖然早已嫁為人婦,但每年都會飛回香港陪伴長年住在老人院的寡母。李母有六子女,多住於南愛及美國,幾年前李父往生後曾前往南愛與兒女共居,最後因不習慣返回故鄉獨居,也讓李彩蓮師姐經常心繫八十多歲的老母。 回到香港時,李師姐都是去「香港雷藏寺」參加同修,雖然至今她還沒有去過美國「西雅圖雷藏寺」朝聖,但是聖尊主持的2007年10月20日大馬吉隆坡「時輪金剛法會」和2008年12月13日於新加坡舉行的「時輪金剛大法會暨親傳時輪金剛禪定九次第法」卻都躬逢其盛了。談起這兩次大法會,李師姐認為根本傳承上師的加持力實在太大了,因為從那時候起,她的修行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僅態度、定力和方式都提昇了不少,甚至可以帶領大家同修呢,進步的飛速連同門也都感覺到了。 這麼忙碌的李師姐,居然還是南愛爾蘭「綜藝學院」的副校長,負責藝術管理。這是一所專門教授孩童中國傳統舞蹈的學校,該校所有收入均用於社會慈善活動,包括陪伴老人出遊、幫助兔唇兒童、南亞海嘯等等。 身為「南愛爾蘭同修會」重要成員之一,李彩蓮師姐也和麥韶麟堂主的看法一致:在南愛弘揚佛法不容易。她指出,在當地的華人各自有生活,做生意、上班、上學的時間都不相同,要他們在一定時間前來共修就有困難,這是屬於凝聚力的問題。再者,南愛也缺乏專業的弘法人員,以致同門有問題常常不知道如何處理。「希望聖尊多多加持」,李師姐有感而發地說。 ◎結語 訪談過程中發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當記者算好國際時差,首先打電話到李彩蓮師姐的手機做採訪聯繫時,可以強烈感受到她極大的驚訝與不安。她非常震驚來電者是誰?何以能夠拿到她的手機號碼?也對接受訪問一事感到侷促與害羞。於是記者只好先耐心的解釋如何取得電話號碼的管道,並一再強調所有寫出的文稿,一定會先經由她過目、修改及首肯後,才可能登出。如此這篇文章才能順利進行及出爐了。 麥韶麟堂主和李彩蓮師姐都是非常謙虛、低調的真佛聖弟子,他們認為「南愛爾蘭同修會」是一座位居偏遠國家的小小真佛分堂,不值得介紹,也不夠格發表意見。然而這些想法當然都是不正確的,也違反聖尊經常教導弟子的「平等性智」。事實上,本報非常重視世界各分堂、同門的各項活動消息與寶貴建言,也很願意一視同仁地做深入的報導,只是有時力有未逮,徒留遺珠之憾了。 (續完)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