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文接第776期第4版) 你可以控制的是你持咒的心念,你的注意力,只要你持咒的心念沒有被孩子游泳打擾,就沒有問題。在你持咒的心念裡面,你沒有升起貪念,沒有瞋,沒有愚癡,念頭出來隨它去,就可以了。這個是天台宗的止觀雙運。 密教是怎麼樣的呢?念頭出現了,不管是好的念頭還是不好的念頭,它本身就是一個念頭。所以密教是以念止念。我們用月輪觀,用HUM字觀,用「阿」字觀,用根本上師的法相,用佛的形像,來代替這個念頭。反正你都有念頭嘛,那就用佛菩薩的念頭來取代你這個念頭,這個就是大乘密教裡面的轉化。 我們觀想這個念頭的時候,我們持咒。好像剛才我們所講的小乘,很大聲地去念佛,把它打斷。很多同門很大聲地持咒這是很好的,可以把很多不好的念頭馬上打斷,可以把你的意念集中在一點。如果你要唸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你沒有可能很大聲地唸兩個小時,所以在唸的時候,慢慢你就會進入另外一個境界,這是我們所講的金剛念。沒有金剛念之前你是很大聲地念佛,然後慢慢小聲小聲小聲到沒有聲,沒有聲音之後舌頭慢慢地動,動的時候你就慢慢專注在佛菩薩的名號上,在這個咒上面,最後變成沒有持咒,但是念頭在念佛之上。什麼叫做在念佛之上呢?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個重點,在禪宗裡面,廣東話是這樣唸:「念佛不在嘴,坐禪不在腿」。唸,有口為誦,沒有口為念。什麼是有口為誦?當你用口來唸佛的時候,你是在誦!你不是真的在「念」佛。什麼叫做「念」?比方說,你的孩子現在國外,中秋節到了,他沒有打電話給你,你的心念很掛念他;過年的時候,你的心很掛念你的父母、很掛念你的孩子。這一個掛念就叫做「念」,我們用這一個掛念來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會出現;用這一個掛念來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會出現。這叫做念佛!我掛念佛!用這個掛念的心態來念佛,然後持咒,這個時候你就會觸動到佛菩薩的心。 所以持咒不在你念佛有多大聲。現在你去很遠很遠的街口,然後請蓮萊上師站在另外一個街口,叫他去持咒,看看蓮萊上師有沒有辦法可以聽得到?聽不到的。不管你多大聲他都聽不到的。如果我們相信菩薩是在天上,天神是在天上,一個街口這麼短的距離已經聽不到了,這麼遠的地方哪裡聽得到?佛是在心中,不在這麼遠的。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往心內求,這個很重要。當我們知道了「念佛」的重點之後,首先要大聲唸佛來斷妄念,然後小聲地念佛。小聲地念佛之後慢慢變成金剛念,金剛念之後變成三摩地念。就是把你跟你的本尊合一之後,持咒持到入定,就可以了。像我們剛才唸師尊心咒一串珠,一串珠的時間,你會覺得身體定了下來。對不對?為什麼會定下來呢?在《大日經》裡面有講過,你要入定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你的身體不可以動。毗盧七支坐,頭、肩膀、雙腿和雙手,全部向上就叫做毗盧七支坐。 (未完待續) 文╱真佛報(新加坡)蓮花巳益恭錄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