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本報綜合報導】加拿大統計局一項最新研究報告發現,低收入本地人有政府補助,生活情況會改善;但低收入移民,即使有補助,相對的生活情況依然惡化。新移民情況相對較早來的移民為差,新移民貧窮的人口比率正在上升。 一般而言,新移民收入和本地人有差距,源於來源地不同,由歐洲轉為亞洲及非洲,有語言、文化、風俗差異;其次是職場的整體工資下降;第三是外地工作經驗及移民特徵影響收入。 這些統計,只是計算收入的平均數,但更差的是在社會底層生活的一批,他們的收入惡化程度加劇,不少新老移民成為新貧階層,比本地人的低下階層還不如,即使有聯邦政府的收入保障,也不足以阻止這類移民家庭淪為新貧階層。在2005年統計,有22%移民屬於低收入階層。報告指出,這批低收入階層,屬於第五類貧窮戶,前四者分別是鰥寡者、保留區外生活的原住民、45至64歲獨居者、傷障人士。 相較之下,由1989年至2006年間來的移民,經濟條件下滑的人口比率增幅,是各類低收入階層中最明顯的。這是撇除經濟盛衰周期後,得出的恆常比率和趨勢。這研究以整體家庭收入為標準,即除了工作的收入之外,還包括其他財政來源,例如就業保險金(EI)、長者收入津貼(OAS)、投資或者公積金等。 報告又表示,在1980年,低收入移民的比例和本地人差不多,但到1995年,相對的比例是本地低收入人士的1.4倍;到2005年是1.6倍;然而,移民日久,收入改善,來加11年至15年的一批低收入人口的比例,較本地人略低。 新移民中的低收入人口比例最高,以2005年統計,經政府補助稅前收入仍未脫貧的新移民人口比例,較本地低收人士的比例高2.7倍。 新貧移民的增加,是因為就業和薪酬水平,政府津貼多寡及家庭人口結構的改變。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