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焦點》
從小存骨本 成年後可降低骨折率

【本報綜合報導】專家說,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已是老人失能、死亡的主因之一,尤以婦女為最。專家表示,婦女年輕時若能透過運動、飲食儲存骨本,成人時期發生骨鬆性骨折機率可降五成。呼籲民眾重視骨鬆問題,預防更勝治療。

專家指出,一般成人在年滿廿五歲後,骨質會逐年流失,運動量不足、少曬太陽、體重過輕的女性流失速度更快,進入更年期後,發生骨鬆性骨折機率大增。

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研究,青少年在骨骼生長關鍵時期(男生為十三到十七歲,女性為十一到十四歲)應多運動,並攝取牛奶、魚乾等富含鈣質食品,只要能增加骨骼最大量一成,成人時期發生骨鬆性骨折機率可大幅降低五成。

台灣骨鬆學會理事長宋永魁提醒,預防骨鬆要從年輕開始,卅歲以下民眾應注意鈣質攝取及每周進行適度負重式運動,如舉啞鈴、爬樓梯等;五十歲後要定期測量骨質密度,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疏於注意,發生骨鬆性骨折而後悔莫及。

另有專家提出,酒喝太多,也容易骨質流失。法國一位34歲男性病人因臀部、膝蓋關節和小腿脛骨疼痛而住院治療,他坦承自己平常很愛喝酒,一天要喝上六罐啤酒,偶爾抽菸,不過沒有藥物濫用情況,結果透過核磁共振造影檢查發現,他兩個髖關節都有骨質疏鬆問題,大腿髁狀突部位、小腿脛骨、和一些足部骨頭也出現梗塞現象。

李醫師表示,過去有研究認為,少量喝一點啤酒或紅酒可以保護骨頭,有助減緩骨質疏鬆風險,不過如果酒喝太多,不但會抑制鈣質吸收,也會干擾身體合成維生素D,對骨質生成造成不利影響,骨頭很容易受到傷害。

李醫師解釋,啤酒中含有啤酒花成分,可能是啤酒花當中某些元素可以保護骨頭,另外,紅酒中的葡萄皮也有一些植物雌激素,這些植物雌激素或許也對骨頭稍微有點益處。李醫師建議,一天飲用啤酒最好不要超過一瓶350西西,紅酒最好只喝半杯高腳杯份量,不到150西西,烈酒一天也不要喝超過30西西。

此外,除了重視飲食保健存骨本,專家亦表示,銀髮族要注意居家安全防骨折。有三分之一的銀髮族在家中跌倒,特別是在廚浴樓梯、濕滑或不平地面、昏暗空間、光差大、鞋子不合適等情境之下;而在外出時又多因新環境、照明差、移動物體、不平路面等因素而容易跌倒。因此除了治療身體疾病,也要排除環境不利因素,才能防範跌倒。

許多老年人跌倒時,下意識的反應會以手掌著地或就地跌坐,易造成手腕的橈骨及脊椎、髖骨的斷裂。北市衛生局指出,萬一跌倒時,無法移動肢體或出現劇烈疼痛,多為骨折,最好先大聲求救;送醫前可請人就近取木板或長型硬板幫忙固定。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