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文接762期第9版) 《崔大鵬助教:優異的弘法生力軍》 一說到瑞典,讀者心裡會想到什麼?諾貝爾獎、VOLVO富豪汽車、網球名將柏格……。其實,這個問題讓「梭那同修會」的崔大鵬助教來回答最適合了,因為他不僅開有旅行社,還是專業導遊,瑞典及鄰近國家的美麗景點,他都已玩得熟悉極了。據介紹,瑞典有台灣的十二倍大,但因總人口才九百萬,地廣人稀,感覺上好像是個小國。首都斯德哥爾摩是一個漂亮的水上都市,素有「北歐威尼斯」之稱。最有趣的是,一般情況要申請該國經濟或技術移民是很困難的,但只要是有正式文件的難民,就可以輕易開啟入境大門,可見這是一個很有慈悲心的國度。 大鵬助教來自瀋陽,讀完大學經濟系、短期工作後,為了施展抱負,他選擇華人稀少又可免學費的瑞典作為進修之地,結果不久,他認識了在當地成長的華裔佳人,兩人共結連理,現育有兩幼孩。 幾乎到瑞典沒好多時,大鵬助教就與真佛宗結緣了。那是2001年,他在異鄉舉目無親,頗感孤寂,一日為了尋找工作,他走到葉運新夫妻開設的餐廳,一進去就敏銳地聞到檀香味道,原來他從小就是宗教的愛好者,細問之下,果真有佛堂,於是和老闆聊了起來,從此結識了一位良師益友。大鵬助教說:「我皈依真佛宗,就好像流水找到了大海。」之前,他也曾去參訪其他教派,卻不見法味,直到閱讀了蓮生活佛的書,親切加上淺顯,讓他認定了心靈師父。而因為他的加入影響,「梭那同修會」也多了一些年輕的聲音。 皈依後三個月內,大鵬助教出現數次清晰夢境,使其道心更加堅固。他記得有一次夢見師尊將到瑞典來弘法,當他拿著花到地鐵站準備迎師時卻看見擠滿同門,於是抱著隨緣的心情沒再硬擠前頭,誰知車一停妥,師尊正從他所在位置的門出現,他一激動,痛哭流涕,並趴地做了三個大禮拜,師尊則靜靜的看著他。等進一步想請師尊加持時,因眾多同門趕至而作罷,但近身的距離,讓他對根本上師的身形、服飾都留下了清楚的覺受。 大鵬助教說自己一向不是追佛族,師尊在哪裡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時時刻刻都覺得與師佛很親近,是一種心與心的接近,所以他雖然總共只見過師尊一次(師尊出關後遊歐探訪英國同門),但走過這幾年修行的路,師尊給他的感應非常多,讓他相信佛法存在、師尊存在,也覺得自己的佛緣很殊勝。 大鵬助教接著又引另一個夢境做解說。2004年4月,澳洲蓮祈上師千里迢迢到瑞典帶領同門修了七天龍王寶瓶法,當時他許了事業成功的願,到大海中丟完寶瓶後三天,即夢見和一群同門逛到一廣場,瞧見中間有一小土地公廟,突然土地公像變化成了龍頭人身,還走出來跟他說:「你們的師尊是位大修行者,你們要堅定信心。」之後就走了。這個經驗讓他至今仍玩味不已。 平時工作繁忙的大鵬助教,也不忘精進修法,基礎的兩百壇懺悔法已快修完,四加行及持誦上師心咒、百字明咒也都是重要功課。另外他還考量到如何將事業儘快穩定下來,好讓家庭和法務也能兼顧。導遊的工作畢竟太奔波,一出門少說也要一個禮拜才回得了家,因此他打算慢慢轉向辦公室內勤工作。再說,大鵬助教的岳母是瑞典知名的中醫生,開設有遠近馳名的中醫診所,不過因年歲已大,正在將醫務轉交給也習醫的女兒,身為女婿的大鵬日後當然也一定要幫忙處理很多業務。 未來的忙碌可期,怎麼還跑去考助教?崔大鵬說是為了提昇自己的責任感。「以前只是同門,做好份內事就好了,現在考上助教就有責任了,不僅是佛堂重要成員,要把該做的事做得更好,還要當一個表率,因為一言一行,大家都在觀察,一旦做不好,就會成為別人的說詞。」 最後,大鵬助教說出自己多年學佛的心得:「人生短短數十寒暑,何必執著於眼前的利益而被命運牽著走。世界上任何一個物質的東西,都不是我們能永遠擁有的,超越於所有物質上的根本沒有『有』,也沒有『沒有』!」因此做弟子的他,眼下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學習師尊,看破放下,以廣傳成就之法為己任! 《結語》 在葉運新助教的心目中,大鵬助教是一位年輕有為,對師尊很有信心的弘法人員;而大鵬助教也對葉堂主的啟迪知遇之恩心存感激,兩人彼此鼓勵、相輔相成,共同為「梭那同修會」的法務各盡一己的心力。 從西雅圖回瑞典時,大鵬助教滿懷壯志,打算一展雄圖;葉助教期勉他長遠心最重要,社會人脈的佈局也對佛堂發展影響深遠。大鵬助教擔心家中師姐雖然皈依,道心仍不夠堅固,對未來在家庭、事業與法務間,如何平衡付出頗感為難;葉助教以自身經驗告訴他,學佛一定要有恆心,切不可因為遭遇波折就輕易放棄了。葉助教提及,當年他因為一心追求真佛密法的解脫,導致家人不喜歡、夫婦常吵架、兒女全反對、朋友都離去,反彈力量之大、境遇之悲慘,令他一想起就會淚下,但他還是全然不管,勇往直前,終能將「梭那同修會」撐到現在。 「只因既然難得跟了一位很好的成就者,就要珍惜這世的因緣,真佛密法如此殊勝感應連連,到何處能再尋得?」葉運新助教無怨無悔地如是說。 (續完)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