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本報綜合報導】「過動兒」是「注意力缺損過動症」(ADD/ADHD)病童的俗稱,主要的臨床問題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量過大及易於衝動。黃蓉蓉醫師表示,過動兒的特徵可能在嬰兒時期就呈現睡眠不定時、時間短、躺在床上也是動的時間多、不安、哭泣以及餵食上的困難。學齡前過動兒則可能出現明顯不能專心以及動個不停的現象,也常有動作協調不佳以及語言發展遲滯的現象。 小學時期的過動兒可能表現出典型的活動量大、容易分心、衝動等行為,容易在做作業時沒看清楚題目,未經思考而出現不該出現的錯誤,影響學業成績,也常因為坐不住、干擾別人、衝動性,而造成和同學相處的問題。少年時期的過動兒,坐立不安的現象減少了,活動量大常使他們朝運動方面發展。但是少年及青年期過動症患者最大的問題,不只在學業、人際關係上,甚至在後來的就業都會出現衝動控制不住的問題。 專家認為事實上父母的接納與支持,是過動兒朝向正常發展最大的助力。在幫助孩子改變行為的同時,父母也需適度調整自己的個性來配合過動兒,孩子的心理也會比較健全。此外,過動兒因無法滿足常規的標準、或一般父母的期望而容易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其實孩子是無辜的,千萬不要讓自己失望的情緒影響了孩子對自己的信心。黃蓉蓉醫師建議,父母可儘量安排一些活動如游泳、溜冰等一方面滿足其好動需求,並藉著鼓勵、讚美其較專長部份,增加自信心,彌補因學業、人際關係上的挫折造成的自卑心態。 功課方面可安排一對一的教導方式,彌補過動造成的學習障礙。這些不足的地方是需要較長的時間,千萬不要抱著馬上要看到結果的心態,期待或要求太高對孩子來說都是壓力。父母親雙方也要互相支持、態度一致,互相體諒與支持,千萬不要因孩子而互相埋怨、怪罪對方,甚至因孩子的存在而造成夫妻感情不和諧。處理問題時,儘可能不要有太多的情緒反應,先停下來想一想,孩子的行為是否嚴重?是可忽略的嗎?行為是來自焦慮不安或故意?再依原則處理。 黃蓉蓉醫師強調,在管教上父母應注意的一般原則:1. 溫和的語言態度;2. 多給予鼓勵,少說「不」;3. 協助集中注意力;4. 減少環境刺激;5. 分段學習;6. 規律的日常活動安排;7. 注意環境安全。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