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新情》
贏者通吃的社會文化
文/大行
文/大行

達爾文的進化論主張:「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西方國家「贏者通吃」的社會文化,更造就出一批像微軟公司(Microsoft)的創辦人比爾蓋茲、戴爾公司(Dell)的創辦人戴爾等企業大亨、世界富豪。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成功的西方企業家,都是英雄出少年,在十幾歲的時候,便已掌握「天時、地利、人和」的先機,成功創業,大展雄圖。

創辦Dell公司的戴爾,12歲時就懂得賣郵票賺錢。比爾蓋茲從哈佛大學輟學,在他19歲那年創辦了Microsoft。馬克•查克柏格(Mark Zuckerberg)在他大學二年級時,就架設了如今當紅的社交網站Facebook。去年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美國傑出青年創業家的班卡斯諾恰(Ben Casnocha),14歲時就已成為網路軟體業者Comcate的負責人。

研究稱,美國年輕人創業比率之高,居全球先進國家之首。美國經濟學家泰勒•科文認為,美國的教育體制、商業環境、慈善事業和鼓勵創業的社會文化等因素,造就出如比爾蓋茲等18歲到24歲的年輕企業家。

美國的學校教育較鬆散,許多學生並不特別專精於課業,但卻也讓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更有餘暇,從事他們喜愛的「課外活動」。其次,美國的商業行銷文化提供年輕人源源不絕的創業靈感。班卡斯諾恰就說,12歲那年,他深受蘋果電腦的廣告「不一樣的思維」(Think Different)打動,從此立志要當企業家。而美國人的親朋好友間關係雖然較不緊密,但是美國的「慈善事業」發達,很多美國人願意幫助陌生人,這對於年輕創業者的籌資尤其有利。

創業是很多美國人的夢想,班卡斯諾恰就說,如果創業不是那麼「酷」的一件事,大概就不會有那麼多年輕人前仆後繼投入。美國社會大多時候是「贏者通吃」,這也激勵了年輕人一定要出人頭地。

網路對創業的年輕人來說,有很大的助力。網路上提供各種創意和商機,而且年輕人較不受傳統束縛,勇於突破現狀,才會接連創造出像YouTube等成功的傳奇故事。

依佛教的觀點,那些在世間福分資糧具足,又能創造一番事業的人,除了有自信、有創意、有好機會外,最重要的是,他們都能夠精神專一,勇往直前,願意接受挑戰。蓮生活佛認為:「專一就是禪定」、「心不散亂才能成就」。禪定,便是在行、住、坐、臥中,都能精神專一。

因此,學佛的人,認禮明師,直心專一,便能修行有所成就。創業的人,認禮明師,直心專一,同樣能創造出不凡的世俗成就。而這一切都是四禪定中初禪的表現。

期許,在這「贏者通吃」的社會文化中,成功的企業家,能多投入這個社會的慈善事業,造福人群。而仍在努力或失敗的人,亦不可氣綏,再接再厲,有朝一日,仍然可以創造出個人的一片天。總之,修行也好,創業也好,精神專一,第一重要。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