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焦點》
美國2006年國會大選 民主黨大勝

【本報綜合報導】美國二○○六年十一月七日期中選舉大翻盤!經過密集的投票與開票作業之後,民主黨在這次期中國會大選大獲全勝;截至美東時間十一月八日下午四時,在參議院一千當中,民主黨以五十席領先共和黨的四十九席。目前僅剩維吉尼亞州參議員的結果尚未決勝負。

而在眾議院選舉方面,眾議院四百三十五席全部重選,結果民主黨輕易越過多數黨應有的二百一十八席的半數門檻,目前拿下二百二十九席;共和黨只拿下一百九十六席。眾議院改選,尚有十個席次選情未決。

州長選舉方面,也是民主黨的天下,在美國五十州當中,有三十六州需要重選,而包含重選與繼續執政的州當中,民主黨掌握了二十八州的州長,共和黨只有二十一州的州長。

民主黨大獲全勝,裴洛西因此成為眾議院有史以來第一個女議長。裴洛西出身政治世家,父親和兄長都當過巴爾的摩市長。裴洛西本人直到廿年前已四十四歲時才進軍國會。裴洛西多年來一直領導眾議院反對給予中共「貿易最惠國待遇」,雖然並未成功,但她促使國會通過六四綠卡,讓許多大陸留學生得以留在美國。

前美國第一夫人希拉蕊.柯林頓在這次期中選舉中,輕鬆連任紐約州聯邦參議員,為她經常被人談論,但迄未宣布的二○○八年問鼎白宮寶座之舉奠定基礎。在前總統柯林頓的陪伴下,希拉蕊七日晚在紐約一家豪華飯店發表當選演說。

這次選舉競選費用高達二十六億美元,是歷來最昂貴的一次,比二○○二年期中選舉增加二十七%。

美國共和黨因伊拉克問題在期中選舉嚐到敗績。美國總統布希八日召開選後記者會,宣佈身為伊拉克戰爭總策劃的倫斯斐,辭去已擔任六年的國防部長職務,遺缺將由前中央情報局局長蓋茲接任。

本次的美國期中選舉,一如預料,民主黨大勝而共和黨慘敗。歸咎敗選的原因,其實就在於民主黨成功地將布希總統本身、卡崔娜風災還有伊拉克三個因素緊緊地綁在一起,也成功說服了民眾將這次的國會改選,當作是對布希的不信任投票。CNN民調專家肯丁荷蘭德指出,「在九一一之前,美國人認為布希是強勢的領導人,卡崔娜紐奧良風災之後,多數美國人不再視他是個有力的領導人,他那時失掉支持,從此之後無力回天。」

國際普遍認為,美國民主黨期中選舉大勝,代表伊拉克戰爭遭到選民拒斥,而布希也將成為跛鴨總統。伊拉克連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影子都沒有,彷彿是對布希的誠信狠狠的甩了一巴掌。澳洲大學政治學教授麥金利認為,伊戰或是美國外交與戰略政策不致出現重大轉折,主要是民主黨並未提出具體行動計畫,因此「美軍將在耶誕節前悉數撤出伊國」之類驚世之舉不可能出現。日本政府認為選舉結果不可能改變美日友好關係,但可能讓日本對美政策變得複雜。

美國這次期中選舉,九成投票所採用電子投票機,但卻頻傳問題。自從二○○○年佛州選舉計票爭議以後,美國政府即花費三十億美元來協助各州改善投票技術。加上所謂做票或恐嚇選民的消息不斷,導致兩黨紛紛指控對方採用卑鄙手段意圖影響選舉結果。傳出最多抗議聲浪的地方,大多數都是競爭最激烈的地區,多半也是由民主黨所發出。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