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天空(185)》
「懺悔」的另一章
•釋蓮花慧君金剛上師•

今年6月份,筆者在印尼的一個道場主持「梁皇寶懺」法會,在拜懺後的佛法開示中,筆者帶領同門至心一一懺悔自己的昔日過失,舉凡貪瞋痴十惡業,大家都一一唸著悔過。

本來,我以為這樣的齊心懺悔是圓滿殊勝的。豈料法會後,有一位同門對我說:「上師帶領同門所做的懺悔是很好,可是我覺得自己一向很好,我也不會害人,不覺得自己犯了什麼過錯,覺得自己沒什麼該懺悔。」我聽了默然。

返回旅館時,我不斷地省思,原來「貶他容易貶己難」。我記得聖經中有一段話,意思是:人往往容易見他人眼中的一根刺,卻難見到自己眼前的樑木。意即容易見他人很細微如小刺的缺點,也難見到自己大如樑木般的缺點。(筆者在高中,曾為基督徒)

我覺得人常保有懺悔心,才表示他願意對自己一生所做的一切,良心負責。自身雖非凡人,但願意時時以懺悔心去檢視,這是一種內心的大環保,人性的大躍進!

翌日,我決定依著「人習慣貶他」的這種習氣,做一種練習檢視。在開示時,我把同門分成A、B兩隊,先由A隊看著B隊,對他們合掌,代B隊懺悔其種種缺點;再反過來由B隊,也代A隊的缺點懺悔。當時同門們都覺得甚為有趣,而且更有另一番的省思。

筆者要表達的是,當我們習慣去看別人的缺點,就也一起把這些缺點,代其懺悔。一來表示我們願意原諒他人;第二也自我省思是否犯同樣的錯;第三培養包容寬大的胸懷,減少怨恨,讓人間更和平。

近來宗派中,有很多都在討論「某些人犯某過失」之事,同門們皺著眉頭問我的意見,我的答案是「代其懺悔」吧!有時,我覺得當我們在群聚議論,甚至指責某樣人事物時,難道自己就從來都沒犯過失嗎?我甚至覺得「代其懺悔」,給其機會再重新出發。

我很欣賞師尊在「寂寞的腳印」之「應該懺悔」(第一七二到一七三頁)中的開示:「在清淨法中,應該懺悔。要達到十八界空,就要『懺悔』。就要『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我要大家:念念懺悔,時時懺悔。」

老實說,我把「懺悔」當作是一種「圓滿大法」。在走路、睡覺、禪定時,我常「懺悔」省思。雖然我仍智慧不足,但是藉由「懺悔」可修成「無我」,可息災治病,更可把我們內心最深最深的習氣記憶體,直接滅除。

現在,還有忿忿不平的人事物嗎?有不能原諒的人事物嗎?有自己曾犯錯的人事物嗎?一起懺悔吧,並尋求改進之道。

2006年7月5日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