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與養生》
莫將鼻咽癌錯當慢性鼻病
.中醫師繆錦濤.

由於患鼻敏感病的人甚多,普通地被認作一種都市常見疾病,當病發時,出現鼻癢、打噴嚏、鼻塞或流鼻水。嚴重時引致鼻黏膜的分泌增多,直往咽喉流下,使咽喉感到不適;或鼻出血和咽喉出血等。所以患者,甚至醫生,都未警覺到與另一症候群類似的嚴重疾患──鼻咽癌初發症狀的存在危機。

鼻咽癌初起的症狀並不明顯,一般多感到鼻塞,後鼻腔分泌物增多,間中有血絲或少量鼻出血,因此病人很多都不會去看醫生,就算去看醫生,都往往被誤診作鼻敏感或鼻炎,直至一些不尋常的病徵出現,例如偶然發現頸部有無痛的結核或腫塊,無端端耳鳴、聽覺異常或衰退等。鼻咽部是指位於鼻後、軟額之上與頭部中央額骨底下的空腔:並位於咽喉之上、鼻腔之後。當醫生在鼻咽部發現有可疑異物時,就會為患者作活體組織檢查,即在可疑地方取出一點組織,放在顯微鏡下,檢查有沒有癌細胞出現。而事實上大部份患者都經此途徑才被診斷出患鼻咽癌。

當然,亦可能在血清檢驗之中,發現一種高病毒抗體Epstein Barrvirus在血液中比尋常人的濃度為高時,醫生才進行追查發現。很多病者因為照x光片可協助診斷最早期鼻咽癌,其實在臨床中發現x光透視並非一種好的方法,反而對診斷有所誤導。

鼻咽癌在全世界癌症平均的發病率之中,並非很高,只佔十萬分之一,但在中國南方,特別是廣東省地區,發病率非常之高。就以香港為例,每年鼻咽癌的發病率:男性佔萬分之二點七五,女性則佔萬分之一點一二,分別比世界平均率高出二十七倍及十一倍以上。因此,在過去數十年以來,醫學家在研究治療鼻咽癌方面,其焦點都集中在華南及香港的高發病區,希望能找尋出鼻咽癌的病理成因。項目包括遺傳基因、飲食習慣、氣候變化、病毒感染和年齡等。

可惜每一項研究結果都是模稜兩可。飲食習慣上,廣東人較喜進食鹹魚,但從不吃鹹魚的人,其患鼻咽癌機會也一樣。至於氣候與病毒感染,較為明顯,其中EB病毒(Epstein Barrvirus)最可能成為鼻咽癌的傳播成因。患者年齡卻不是一個決定因素。目前鼻咽癌若能在早期發現,治癒的機會是極高的。如果發現鼻、耳、喉不適,即時加以檢查,不失為抗癌健康之道。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