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在沒有閉關之前,我認為閉關頗難,為什麼難?一閉關就知道了。在閉關之後,現在又覺得,想出關也頗難,為什麼難?難在何處? 為何閉關?為「高境」。 為何出關?為「度生」。 就說說出關之難吧!這世界已不平和,到處都是是非,吵鬧喧囂,無一安靜之處,閉關的隱士,欲出來面對俗事的紛紛擾擾,應對無常的人心,關懷殘酷的世間,拿捏的恰到好處,就是一門大學問。 想出關度眾生,心懷度生之情,但,是不是一出關,就被人一箭,中箭落馬呢?我曾感恩的眾生,會不會把你困住,或五馬分屍,糾纏至死。 俗世俗務,會令你暈頭轉向,會令你進退失據,會令你哭笑無常,會令你失去「主軸」,而被世俗的觀念同化,更可怕的是背覺和塵。 欲出關度眾生,反被眾生度,被眾生海淹沒,法船破了,入水,沉了,嗚呼哀哉! 是的,閉關四年了,閉關難,出關更難,你心愛這娑婆世間的人,卻難免被世人給出賣,給毀掉,最終的,被斬殺,被拋棄,被踐踏,像耶穌一樣被釘上十字架,何苦? 除非你拚著「只欠一死」的決心,看破「世間的虛情假意」,看破「夢幻泡影」,你捨了自己的生命,不計較一切名譽,你就出關,拚了這最後的一口氣,出關入世之難,已遍嚐,你還想出關嗎?一出來,就被踩個死翹翹了。 事實上,閉關也頗難,心懷眾生,又要「出乎其外」,不聞不問,假裝心如止水,枯木死灰,禁閉自己,成了冷血,把自己分成兩半,一半是俗人,一半是聖者;一半是入世,一半是出世;一半是有知,一半是無知;一半洞見,一半不見,自己了自己,不用再了別人,我豈不是成了「自了漢」? 出關,入「俗世浮華」。 閉關,入「寂靜為樂」。 這二者相混合,雙方都難捨,各有好處,各有難處,於是進退維谷,誠惶誠恐,想這些,簡直是在自討苦吃。 一切隨緣,隨遇而安了。 詩一首: 山中關房林木深深 寂靜之時最為美好 白天晚上均無人到 經常有霏霏小雨 日出日落有一些些的殘照
心懷眾生情誼重 意念清淨自覺只自了 三昧之中到處飛飄 情怯怯 懷念大家可知曉
閉關也難留 出關又怕吵鬧 如何是我應走之道 風吹關房 只將心意向天表
亂世末世如何處 苦空無常只能當懷抱 前進或回首 出世與入世 閉關或出關 堪思量 二者在心中互相纏繞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