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香上師開示精要》
悟道成佛
<蓮花靜香上師2004年4月9日澳洲嚴明雷藏寺釋迦本尊浴佛法會開示>

聖尊蓮生佛。方坐蓮華台。

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

一蓮百億國。一國一釋迦。

頂禮根本傳承上師南無蓮生活佛、浴佛本尊南無釋迦牟尼佛、壇城諸佛菩薩、護法諸尊,各位同門大家好。

這次有緣在嚴明雷藏寺傳授釋迦牟尼佛仁王功德消業大法,功德無量。感恩根本上師南無蓮生活佛臨空大力加持,同修吉祥圓滿。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四字的意思是指在釋迦族中出生的聖者。「釋迦」是種族的名稱,意思為「能」,牟尼為「仁」之意,「能仁」就是聖賢之意。釋迦牟尼佛是淨飯王和摩耶夫人所生的王子。姓喬答摩、名悉達多,誕生於公元前六二三年四月八日藍昆尼園的無憂樹下。

二十九歲出家、數年的苦行、在三十五歲那年的二月八日在菩提樹下開悟成道的聖者。釋尊成道以來四十五年間在印度各地弘法,直到八十歲那年,在跋提河畔的沙羅雙樹下圓寂入涅槃。

釋迦牟尼這四個字又翻譯為「能仁寂定」,也譯為「能仁寂然」;能夠行慈悲叫「能仁」,心裡能夠非常平靜的住在定中而不動叫「能仁寂然」。摩耶夫人生下釋迦牟尼佛七天之後就往生了,摩耶夫人因生前行善布施功德很大,所以圓寂入滅後就往生忉利天;釋迦牟尼佛是為了母親才上忉利天說法。

在釋迦牟尼佛成佛後的第五年,拘薩羅國首都舍衛城有一位富商,名叫須達多,由於他樂意救濟貧窮孤獨之人,所以被稱為「給孤獨」。他來到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拜訪釋尊,請求傳法賜教。竹林精舍是佛教第一座寺院,佛陀為摩竭陀國全國國民說法講解「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感召了國王頻婆娑羅王和一切聽眾,眾生頓開愚痴、增長智慧、內心清涼。從此摩竭陀全國奉行佛教,許多人皈依佛陀,國王頻婆娑羅王為了報答佛陀的教化,在王舍城附近的竹林內建立了竹林精舍供佛陀說法、安居。

佛陀對須達多開示:救濟貧苦孤獨者是可貴的德行,但是布施只是祈求人天福報,那還是在追求「我所有」、「我所為」的欲望,那是不會長久的。施財是一種善行,法施(以佛法勸人為善)更是大善,還有無畏施(就是不顧自己的安危去解救他人),也是偉大的德行。在整個宇宙間沒有什麼天神可以控制世界、可以控制眾生的,一切善惡都是依因緣而生,是自己的行為導致。所以,只要我們依止佛法去修行,就能改變所有的因果跟因緣,就能得到成就,就能成佛。佛陀開示:眾生想要解脫生死的煩惱,唯有皈依佛門,才能達到正覺涅槃境地。

佛陀一生的事蹟,依大乘經典所記載「如來八相」,即(一)兜率下降。(二)白象託胎。(三)世尊誕生。(四)出家苦行。(五)降伏魔軍。(六)證覺成道。(七)轉輪說法。(八)滅度涅槃。

釋迦牟尼佛教義的基本是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

(未完待續)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