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蹺蹺板》
什麼事?

文╱小草

日前,台灣一名三歲女童遭綁架,幸由家屬及警方的合作使得這名女童平安獲救。而新聞媒體的報導,及平面媒體的大篇幅刊載,卻讓為人父母及為人師的我,內心有著些許的錯愕及惶恐。

首先是有些電視台為了搶得「獨家畫面」的鏡頭,竟罔顧兒童的形象須經馬賽克處理的保護方法,而將女童的形象顯現在社會大眾面前。其次,攻堅過程及警察與女童的談話內容,也如紀錄片一般呈現出來。再則,平面媒體則將標題大大顯示:「兒童被綁架的年齡創歷年來的新低」。另外,還有媒體將當事的三歲女童在綁架的過程中與歹徒的沉著應對,比喻為武俠小說中──「射鵰英雄傳」的黃蓉這個角色。

我相信,這是因為事件最後是以喜劇收場下的一種報導方式。但是,潛藏在其中卻有著許多兒童保護、親職教育的省思與思衡。

不管兒童身處於何種性質的新聞事件下,他們的形象都需要受到媒體的保護。但如吳憶樺事件這些年來的發展,卻赤裸裸地將孩子的形象呈現在社會大眾面前。攻堅過程的報導,在突顯記者「冒險患難」的精神之外,給社會大眾正是一種負面學習的效果。而「兒童被綁架年齡創歷年新低」的標題,不知是要社會大眾以何種心情來看待兒童遭綁架事件,是該對道德淪喪做任何批判,還是該對社會治安做通盤的檢討。

最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媒體竟然將當事者與虛構角色結合在一起,雖然彰顯了這名三歲女童與一般孩子對事件應變的程度,卻忽視了兒童潛在內心未抒發出來的壓力所造成未來人格發展的重大影響。

事實上,我們肯定傳媒為了傳達社會訊息所付出的心力,但在上述的層面實在應多加考量。如果在這個事件報導中,加入社會相關機構對於防範兒童遭綁架的機會教育,及許多專家學者對這一類問題提供相關的處理方式,相信對社會大眾必然會有正向的教育效果。日後,家長也更能針對這類事件提供防範之道。

我們期盼這類駭人聽聞的事件能逐漸消彌,也希望傳媒能在報導類似兒童事件的議題時,能多加著重兒童人身安全的考量,並給社會大眾一個正面的導向。別讓天真可愛的童年中,再被印烙下危機事件所引發的傷痛痕跡。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