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寫真》
身心障礙者齲齒率逾九成 應引導就醫治療

據中央社十二月報導,據衛生署統計,身心障礙者因為自我保健能力不足,及看診時不合作與費時,影響就醫意願,百分之九十以上有齲齒的現象。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研究中心日前為身障兒童舉辦戶外教學活動,讓小朋友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了解牙齒健康的重要及保健方法,消除看牙醫的心理恐懼。

小賢及小奇目前是國立台中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由於之前看診的不愉快經驗,使他們把看牙醫視為畏途,透過台中中山醫院口腔醫學研究中心所舉辦的戶外教學活動,從生動的活動引導中讓他們學習如何自己掛號,並了解牙齒健康的重要性及正確刷牙的方法,除了加強他們的成就感外,也卸下了心理恐懼,讓他們能在熟悉的醫療環境下接受治療。

依據國內衛生署統計,身心障礙兒童及成人,如腦性麻痺、智能不足、自閉症、唐氏症、過動兒等,不僅牙齒自我保健的能力不足,即使父母想帶孩子給牙醫定期檢查,也常因看診時不合作又較費時,一般牙科診所接受心智障礙者看診的能力和意願低,因此,這些身心障礙者的齲齒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除了設置有專業的鎮靜麻醉醫療小組,負責患者牙齒治療外,近年來為了降低這些身心障礙學童看牙的恐懼感,更與中部地區的教養院和啟智中心等特殊學校及機構,定期舉辦學童戶外教學,明顯降低學童就醫恐懼感及有效提供照護者對學童牙齒自我保健常識。

目前定期安排進行校外教學的機構除了惠明視障學校、彰化慈愛啟智中心、彰化慈生仁愛院、二林喜樂養護中心、新苗啟能發展中心等教養院外,另外還有神岡國小、北新國中、內埔國小等學校特殊教育班,最近更深獲台中特殊教育學校認同,共同舉辦學童戶外教學及口腔保健活動。

台中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兒童牙科主任高嘉澤表示,身心障礙的小朋友或學童的齲齒率高於一般兒童,乃因障礙患者自我口腔保健學習能力有限,許多小朋友單是吃飯動作,就需要長期不斷地教導學習,門診中曾有不少父母為了解決孩子的牙齒問題,不辭辛勞從偏遠地區帶孩子來醫院看牙,同時又苦於不知如何教育身障孩童口腔保健方法。

高嘉澤說,還有些教養院收容的大多是中重度身心障礙者,對牙齒保健較無概念,學生蛀牙情況相當嚴重,只剩寥寥幾顆,加上過去針對身心障礙患者,多以束縛帶等行為控制層面進行牙齒治療,讓學童感到反感及恐懼,有些學童在就醫時根本不敢上診療台,上去了又不張口,只好以吃止痛藥處理。

中山醫院近來開始與中部一些教養院或特殊學校定期舉辦戶外教學活動,除了教導學童正確的牙齒保健動作外,也讓這些學生在熟悉的就醫環境與醫療團隊的協助下,接受醫師耐心的診療。在活動進行時會找幾位配合度較佳的學童示範接受看診,讓其他學童能卸除心理恐懼、配合治療,而且效果相當不錯。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