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寫真》
憂鬱症患者治療配合度會影響症狀改善程度

據中央社十一月底報導,一項對憂鬱症病人治療配合度與生活品質關係研究指出,病患的憂鬱程度不同,對醫護人員治療配合度也不相似;病人治療的配合度卻會影響憂鬱症改善程度;不論是輕度、中度、重度憂鬱症患者,在接受六個月治療後,對於生活品質、社會關係的滿意度則漸趨一致。

研究顯示,固定接受治療憂鬱症三個月後,患者自我評量認為是中、重度病人的人數減少,持續性接受三個月治療中度憂鬱病人的陽性症狀指數減低,並且和輕微及輕度病人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

憂鬱症患者對生活品質滿意度部份,研究指出,憂鬱程度越輕,整體生活滿意度越高,持續治療越久,整體生活滿意度有增高趨勢。

患者持續接受三至六個月治療後,重度以上憂鬱程度病人的生活品質滿意度有逐漸升高的趨勢,不同憂鬱程度病人對社會關係及環境滿意度已逐漸接近。

這項問卷設計社會關係指標,包括個人人際關係、實際社會支持、性生活、被尊重及接受四類,環境範疇含有身體安全及保障、家居環境、財務資源、健康及社會照護、取得新資訊及技能的社會、物理環境、交通、飲食。

新光醫院精神科醫師周勵志表示,對台灣病人而言,互助團體的支持非常重要,憂鬱症的再復發機率非常高,因此對有以下危險因子的患者要特別注重預防工作,有多次發病史、雙重憂鬱症、六十歲以後發病、每次發作時間很長、家族史、症狀控制不易、併有焦慮症或物質濫用者。

這項調查是新光醫院精神科針對門診憂鬱症病人,以自然觀察法與問卷調查所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使用研究工具為貝氏憂鬱量表中文版、簡氏症狀量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簡明版。

憂鬱症患者病症與治療配合度問題上,調查以是否接受醫生囑咐回診作為追蹤項目,分為固定組:相距一星期以內、不固定組:相距一星期以上至三個月內、流失組:接受一或二次門診即未再回診或相距三個月以上,要求門診病患前三個月,每月填寫一次問卷,共填寫三次,之後每三個月填寫一次,共二次。

憂鬱症患者的生活品質滿意度部分,則以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提供病患填寫,共計二十八題,包括生理健康、心理、社會關係、環境等範疇。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