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
柯慈獲諾貝爾文學獎

據中央社二千零三年十月報導,以隱喻寫法表達對南非現狀感到憂心的文學大師柯慈,以「羞辱」一書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對於自己作品在南非獲得共鳴,柯慈說,他不是社區或其它地方的冷眼旁觀者,他就像銬上鎖鍊的罪犯一樣,是一名所謂「自由」的威脅者,希望透過寫作方式,讓南非脫去鎖鏈,重新面對光明。

曾獲得南非一九九九年傑出作家獎的柯慈,以慣用的文學諷喻方式,描寫南非在種族隔離時代後所發生的種種政治、社會現象並完成「羞辱(Disgrace)」一書,在這本書中,柯慈真實述說一名開普敦大學教授盧里與女學生之間的戀情。雖然女學生的男友向校方抱怨盧里對女友性騷擾,但這名女學生仍非常迷戀盧里,「師生戀」發展的結果是,盧里在不做任何辯解的情況下,選擇離開學校並與同性戀女兒共同居住在一個偏遠鄉村。

在抨擊南非社會普遍存在「政治正確」的環境中,柯慈在書中描寫說,即使像最簡單易懂的犯罪行為,隱暗的故事也會變得更加晦澀不明,因為當盧里與有點嬉皮的女兒住在一塊,而女兒又遭到武裝劫匪強暴後,盧里就像一隻保護動物一樣,遲早會被人殺死。

對於女兒成為「強暴的商品」,盧里對鄰居未提供協助、女兒被強暴時的反應等,讓盧里看清社會真實面貌,即受迫者只能選擇屈服或離開。柯慈透過「羞辱」一書,深度探討南非未來的願景,而對南非目前凡事過度簡化的社會氛圍,柯慈則感到失望和極度悲觀。

金山大學英語系主任艾特威爾表示,對南非文學而言,柯慈獲獎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他認為柯慈在南非複雜與獨特的環境中完成作品,確實是個不平凡的作家。

嘉瑩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