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閱了師佛「名利海」一文後,不禁使我想起同一類的故事: 話說有一次,乾隆皇下江南,他領隨從和一位高僧來到江邊。那時江上有無數的漁船,乾隆皇問高僧,你看江上有多少艘漁船?高僧聽了,不假思索地說:「兩艘。」聽的人都嚇了一跳,那不是欺君!高僧說:「不錯,世上只有兩艘船,那就是名和利。」乾隆皇莞爾而笑,並且在高僧的肩膊上拍了一下,說:「很好。」高僧回到寺院,寺裡的小和尚請他脫下衣服來清洗,高僧說:「不要清洗這件袈裟,因為乾隆皇帝曾經在我的肩膊上拍了一下,有了他的手印,何等光榮!」 這個故事,與師佛「名利海」文中說的故事很相似。看來,故事中的這位「名僧」也是看不破名和利,因為他根本沒有證得空性的實相,更沒有「看破」及「放下」的智慧。 亙古至今,在滾滾紅塵中,名利場如戰場。名與利,總是能掀起人們心中的烈焰,帶著永遠無法熄滅之慾火,衝鋒陷陣,奔向這繽紛多姿的繁華世界,好從中爭得一些什麼,獲取一些什麼,雖明知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到頭來,一切猶如春夢,但,可惜世人在夢裡卻身不由主,在名利場上充當你欺我詐的「木偶」,被「名利」惡魔所操縱,陷入浮名虛利的漩渦,不能自拔。 自實修以來,閱師佛的書及聆聽蓮慈上師主講的「維摩詰所說經」後,使我深深地感悟,其實,名與利原本就是「空」的化身,在名利場上,如果做利己利人的事,內在有一份高尚的品格和悲天憫人的心懷,做個真正的善知識,那也不是壞事。但若大善知識,如果能看破名利及「放下」,將會活得更瀟灑;正是看透「真空非空」後,自然能夠放下,活得自在。在生命之道中,更加努力實修實證師佛的般若真理,輕鬆活潑地達到彼岸!像師尊雖退隱,但師佛的恩情是五百萬弟子永矢不忘的。 此生,幸遇師尊,賜給我們無上的法寶,給了我們無窮的智慧,用如來的般若「擦」亮了我們的眼睛,讓我們懂得辨「真與假」、「善與惡」,讓我們曉得名利誤人,不但要淡泊名利,更要遠離名利圈,才能從實修中獲得了生脫死的智慧真如。 悟真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