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文接395期第4版) 師尊說我們佛弟子都要發這個四弘誓願,在密教裡面教我們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就是剛才我們修法也有在念,就是慈給人家快樂;悲就是解決別人的痛苦;喜就是帶著一種喜悅的心;捨就是完全的一種施捨,也是不求回報的施捨,這個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我們這個願菩提心發出來,願越大,你將來的成就就越大。很多菩薩剛剛開始的時候是發願菩提心,師尊本身也是發願生生世世度眾生。這個願可以說是很大的,很多佛菩薩都是有願而來,就是乘願而來度眾生,成就這種願望來倒裝下生度眾生。 真正發大願的佛菩薩大部份都是隨願而化,常常在娑婆世界發大願的佛菩薩,他們的願菩提心,有願就要去做,這就是一種願,願望的願。我們在這世界上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夠得到空性真如,就是佛道菩提,這個最有意義的。 因為唯有這樣子生死才能夠了,佛學裡面生死能夠了唯有得到真如,生死才能夠真正的了。師尊發願生生世世度眾生,不捨一個眾生,還有粉身碎骨。這個願是很有意義,是很大的一個願力,所以發願菩提心是無盡無期,沒有止盡的,不是說你今天發了一個願,像是吃飯一樣,今天發了,等下就忘記了,好像睡覺起來就忘記了,不是這樣子發願。 這個願菩提心,佛菩薩的願都是無止盡的,如果有止盡的這個不叫願菩提心,好像你只做到這裡為止,今天累了就不做了,這個不是願菩提心。 接下來要講第二個菩提心,就是行菩提行,行菩提行就是說,我們既然發了願就要去實踐,像我們發願皈依根本上師,皈依佛法僧,我們就要好好的去學習真佛密法,不是說發願皈依之後就忘記了當初皈依的誓願。 (未完待續)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