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好友將要遠行,要我送他一句話。 我沉思許久,思考著友人的事業、修行以及為人處世等等方面,於是,我寫下這樣一句話:「不在任何時間、地點,任何情形下,講任何人的壞處。」 他略加思索,默默點頭,最後說了一個字:「好」。他走了,留給我許多的思考。他本是一位非常熱心苦幹的人,任勞任怨,從不疲倦,做事非常爽快,幫人無數,可是,到頭來卻落得朋友寥寥,誤會繁多。原因很簡單,他性格過於直爽,口下不留人,凡有不爽之處,必吐之為快。想想看,人和人之間相處久了,哪有不摩擦,不誤會的?於是,講來講去,久而久之,朋友之間因言語而傷害,因言語而生疏了。 這件事使我想到了佛法中人的三業:身業、口業、意業。這三業之中,我以為口業最易傷人,而且傷人最為廣泛。 因為身業是行為之業,一生之中,就算整天做事,所能犯的錯誤行為畢竟有限,而且又有道德、法律、戒律、習俗等等約束,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一般人是無法去做的。 而意念之業,雖然無量無邊,無窮無盡,所謂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惡,可是有一點,當念頭未說出口以前,未付諸行動之前,未有任何表現行事之前,畢竟還屬無形,還不能傷及對方,對方還不能領受,更不會還擊。所以此時的業污染的只是個人,尚未產生雙方心靈的糾纏,恩怨的輪迴。 然而,一旦惡意的言語出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將一如潑出去的水,一發而不可收拾。 所以,當我們目前在意念上還無法完全清靜自制,不生惡念,不生忌妒,不生瞋怒時,至少我們應當試著去封住自己的口,不讓傷人、傷心、傷感情的話出口,把「出口」轉成「內銷」。在心中,讓時間的消磨,把一切的恩怨,淡化融解,畢竟,一時的爽口失言,有時會帶來失去朋友,失去同道,失去親人的千古遺憾。 口業如山啊!想想看,一天之中,我們多少次的開口,講出多少言語,這其中有多少是關懷別人,讓人開心,讓人歡喜,結下善緣的?通常很少。相反,大多數的碰面聚會,聊天飲酒,無不是在講是,講非,講某某人的錯誤,講某某人的小氣,以此抒發自己心中的怨氣,發洩一下累積的鬱悶,對他人指指點點,為自己稍稍辯護,這些都是日常當中朋友們聊天閒談的主要內容。 殊不知,講別人的不好,就是在講自己的不好;批評別人時,就同時顯露了自己的缺點。久而久之,所有的朋友都會漸漸明白,漸漸散去,所有的是非都會回流,口業如山,最後這傷害力就會阻害你的生活、為人、事業,以至修行。這個世界已經有太多的污穢塵染了,不要再讓我們的口為這污濁的世界增加一份垃圾吧,不要再把怨氣、忌妒、嗔恨等等惡劣的言語從我們的口中拋向這個世界吧。至少,給我們的朋友一刻清靜的耳根吧,至少,也維護一下自己不惡口的形象吧。 真正的行者,要廣結善緣,就從口積善德開始。 融融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