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相論壇》
十項自己受益之事

(文接335期14版)

瞋是對於有情產生賊害之心,瞋心一起,輕則惡聲詬罵,重則損害他人性命,甚至於引發戰爭,喋血千里,所以是修行人千萬要避免的事。祖師爺又說:「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瞋怒的心是最可怕的,《百業經》中曾有一則干布國王的故事,說他曾帶領宮女到森林遊玩,當時有五百位羅漢在森林中禪定,宮女看見羅漢們相好莊嚴,便請求開示佛法,後來干布國王聽到男子的聲音,一時瞋怒心起,便命令侍衛將五百羅漢射殺,並剁成肉醬,後來干布死後墮到地獄長時間受極大苦(異熟果),甚至於轉世為人時,也數世受了相同的果報(等流果)。由這些故事,我們更應該自我惕勵,畏懼因果不虛不壞,長養我們的慈悲心、包容心,對他人多愛語、多讚美,以此來化除我們瞋怒的習性。

癡是指無明、無知,也就是對入世出世間真實之理不能明瞭。無始劫以來的眾生輪迴不已,都因這個「無明」使然,所以不可以小看無明的力量,它是眾生輪迴之根本。那麼我們應如何對治呢?就是要趨入佛法聞思正理,確立正知見,明白四大正觀(一)生死無常(二)人身難得(三)因果不壞(四)輪迴過患,以根本上師為依歸(敬師),依據釋迦牟尼佛及歷代傳承祖師爺所傳下來的道次第法門,和 師尊所傳授的真佛密法(重法)來修持(實修),才是徹底對治無明、明心見性之法。

疑是指對真理懷疑不定,例如對根本上師所傳下來的法有所懷疑,對於佛陀所言三法印及四聖諦等真理懷疑不定,這都是疑。你如果對 師尊所傳的法不具有堅固的信心,那麼再怎麼修持也無法真正契入印心,更枉論相應了。

慢是指驕傲貢高,有些佛弟子自以為是,目中無人,覺得比他人高貴,或是比他人修行境界高。這種現象最容易發生在那種人身上?例舉一、二。第一種是高學歷及特殊專長的人,第二種是有靈通能力,能顯示有過人之處的人。高學歷的人他的眼睛經常長在頭頂上,認為自己總是比別人聰明,高人一等,無論是世俗的學識或社會地位,總是比人高貴,殊不知在修行的領域裡所談的是如何「自我調伏」的能力,結果自恃學歷高貴,反而障蔽了趨入佛道的因緣,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事。另外,有人認為自己已有「佛慢」,錯把我慢當佛慢,殊不知只是眾生的傲慢心在作祟,尤其是某些有靈通的行者不自覺更容易犯此過錯,這一點應多注意,行者勿墮此過患才是。簡單地說,真正的「佛慢」是視眾生如父如母如本尊,以菩提大悲心、平等心對待所有的有情眾生,這才是「佛慢」的真諦。

當我們瞭解了何謂五毒(五鈍使),就應努力加以對治:貪,以布施、供養三寶及清心寡欲對治;瞋,以慈悲心對治;癡,以修法禪定趨入佛法對治;疑,以誠信淨信對治;慢,以謙卑心、平等心對治。

(未完待續)

緣空 撰

蓮花錦容整理

2001年6月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