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今天是金剛經第十四品離相寂滅分第二講。離相寂滅分講的是佛的最高正見,金剛經集佛陀思想大成,是祂說的一切法的精華。 我們修法修的是佛法,修行修的行,證悟的就是佛性。 金剛經裡講到離相寂滅,講的是什麼?離相離開萬法諸相,寂滅達到你的意念寂靜、妄念消除,把你的五蘊八識、種種的煩惱、業的根源斬除消滅,讓這一切的妄想妄念全部歸於寂靜,這就是這一章所要講的。離諸相達到最深的寂靜,也就是煩惱都消滅,這樣你才能夠證入佛性。 所以祂在這裡講,菩薩們你要修忍辱,像我過去五百世修的都是忍辱仙人行。忍辱就是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出來的,唯有空這四相,你才能真正做到忍辱。凡你還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你還著這四相,你沒有辦法修成忍辱。 人家侮辱你,你生氣,你就著了四相。這也很容易試出來,你說你已經修成了忍辱第一,今天只要侮辱到你,看你受得了受不了?不是嘴巴講忍辱就行了,你要有實際的生活歷練,你要通過層層的考驗。你這個忍可以小小的忍,也可以大大的忍。 像佛陀祂的忍辱,在五百世都是最大的,祂忍受語言的毀謗,忍受侮辱,忍受陷害,祂還忍受捨生命的痛苦,多生多劫祂都把祂的生命捨棄掉。不管這個捨棄是為了救六道眾生,還是像歌利王的時代,人家故意要祂的命,割祂的身體,祂都能夠忍下來。所以祂才能在這一世,圓滿祂的佛果。 祂在這部經典上說,因為我已經修到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祂已經能夠離相,所以祂能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離了一切相發出了大悲心,才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沒有離相,發的心不是真正的正等正覺的菩提心,是有染的,有我的,著相的,還在三界當中不能超脫的,只是一般的布施而已。 所以最高的布施是離相布施。首先你一定要離諸相,再來你才談得到真正發菩提心,你才能夠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菩提心。換句話說,也就是你的心絕對不能有所住,你的心在行菩薩道當中,不能住色也不能住聲、住香、住味、住觸、住法,全部都不能住在這些上頭。 所謂住就是著、執著、附著。你附著於這些東西之上你見色著色,見香著香,著味、著觸、著一切的萬物萬法,都是不行的。 所以佛陀在這章強調,你一定要離一切相,唯有這樣你才能夠進入寂滅當中。所謂寂滅就是講你心的寂滅。 (未完待續)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