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清朝雍正年間,青縣西南有座「藥泉庵」,依山而建,後殿的山邊有一泓清泉,從山石縫中涓涓流出,甘甜清冽,永遠不竭不乾,泉下有石池承接泉水,清徹透亮。每年藥王寶誕那天,流出的甘泉可以治病。因此遠近聞名,求泉水醫病者擁擠如鬧市。無論多少人來,泉水總是夠分派,從不會缺乏。 庵內有十幾位尼姑,主管的尼姑法號妙雲,生性高傲固執,不通人情,很多遠方來求泉水醫病的人想要多一小杓,她都不給。 有鄉下來的農婦,懷裡揣著自做的饃饃來庵供佛,妙雲嫌農婦的頭面不潔,手又粗髒,饃饃又粗又黑,不准農婦跪近佛前,還將她的饃饃放在殿外地下,不許供在殿桌上。 有些病人患毒瘡,流膿流血,來庵求醫,妙雲不准其家屬抬病人進庵,也不准在庵門邊,只許在遠離庵門的大樹下等候。有時天氣炎熱,病人痛苦難熬,她也視若無睹。 庵中住持常常規勸她,但她不聽,住持因年歲老邁,也無奈何她。 有一天,一位乞丐老婦蹣跚來到庵裡,雙手托著乞來的饅頭要來供佛。妙雲知道後趕快來到大殿,呵斥乞丐老婦,趕她出庵,並將乞丐的饅頭扔出庵外。乞丐老婦對妙雲怒目而視,突然一伸手在妙雲背後摸了一下,然後出庵,一轉眼就不見了。 當天晚上,妙雲背後,被乞丐老婦摸過的地方,長出一粒惡瘡,最初小如粟粒,漸漸大如杯子。惡瘡每天痛如火焚,用「藥泉水」也無效,請名醫診治,百醫不效。妙雲日夜痛苦哀號不止,尤其夜深人靜,痛苦更甚,哀號之聲,遠近皆聞。 如此折磨了三個多月,妙雲已奄奄一息,時常昏迷。 有一個晚上,妙雲正在痛苦難忍,喘息哀泣之際,忽然眼前一亮,只見那個乞丐老婦又跚跚來到床前,怒聲指著妙雲說:「你身為出家人,毫無慈悲之心,漠視眾生的虔誠,不愍貧賤,不憐病苦。當主管只會持勢凌人,完全違反了菩薩『方便眾生,慈悲救度』的心意,已經怨聲載道。我是此庵的護法神,早已對你忍無可忍,故此懲罰你瘡痛百日,現在許你在佛前懺悔,虔唸『藥師佛經』千遍。從此改過自新,否則,脫苦無期!」說完,乞丐老婦化為金甲神將,巨大無比,大放金光。 妙雲正在驚愕,突然覺醒,原來是夢,但夢中乞丐老婦的訓示和金甲神將的形象,猶歷歷分明,心知並非幻覺。於是忍痛爬到大殿佛前發露懺悔,痛哭流涕。又每日虔誦「藥師佛經」,至千遍圓滿時,惡瘡亦已不藥而癒。 從此,妙雲時刻謹記菩薩「方便眾生,慈悲救度」的心意,處處以菩薩的心意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事事為眾生著想,改變了高傲和固執,每一位來庵參拜的人,不論貧賤,皆感受到妙雲法師慈悲關切的笑容。 後來,妙雲法師當了住持,健康長壽,至九十餘歲,無疾坐化,圓寂之時,菩薩接引,現出很多瑞相。 蓮翰曰:讀到這節故事,即時聯想起聖尊蓮生活佛以前常常開示提到,有很多分堂弟子因為固執成性,製造了很多不必要的規章條例,這樣也不准,那樣也不可以,給眾生添了很多障礙,「度眾生」變成「堵眾生」,這也就是違反了菩薩「方便眾生,慈悲救度」的本意。 我首先檢討自己,以前初建堂時期也曾犯過類似錯誤,幸好並不嚴重。後經師尊開示提醒,已經改過。今後仍要時時警惕自己,不能再犯。 我希望雷藏寺和分堂的同門隨時警惕,自我省思,給眾生製造障礙,也即是為自己增添障礙。 再深一層來說,實修密法的人,若不細心體會菩薩的心意,又怎麼能與菩薩合一,讓本尊合一呢? 妙雲法師得到護法神將的懲罰,也正是護法神將的慈悲救度。百日瘡痛,哀聲不絕,其苦難忍,也正好抵消了以前的業障。若不是抵消了業報,圓寂之時,豈能得菩薩接引而去?最重要的,也是她能徹底改過,能完全放下「我執」,已經是難能可貴,超凡脫俗了。終得菩薩接引,也是她應得的福報。 原載「香港通訊」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