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天下事》
亞洲經濟衰退
中國獨善其身

美國經濟走緩,禍延亞洲。傳統上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亞洲各國,相繼陷入泥沼,亞洲四小龍的風光不再。上次逃過亞洲金融危機的台灣,這次或難逃厄運,將面臨一九七零年代初以來最大的經濟負成長。未來六個月亞洲的經濟成長,將創下自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的最低紀錄。只有中國的經濟仍能持續緩慢成長。

亞洲國家的經濟是出口導向型,市場以美國為主。經濟表現突出的國家,都倚賴電子產業。新加坡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六十靠出口電子產品到美國賺回來,而台灣、馬來西亞、泰國、南韓及菲律賓則佔百分之五十。所以當美國消費減弱,上述國家的經濟馬上出問題。

據最新一期「時代週刊」亞洲版報導,新加坡可能面臨經濟衰退的危機;而台灣可能步泰國金融危機的後塵,台灣的銀行主要借貸對象是房地產公司,受到房地產不景氣的影響,估計佔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貸款會成為呆帳,導致台灣經濟負成長,可能創下七零年代初以來的最低水準。

位於香港的UBS Warburg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拉哈預計,今年第四季美國經濟能觸反彈,但科技產業能否也出現景氣復甦仍很難說,所以單靠美國經濟解救亞洲,恐非易事。

據該刊報導說,要化解亞洲經濟的窘局,除了美國經濟復甦外,亞洲各國必須採取更嚴格的經濟改革,糾正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尚未解決的金融危象。

在亞洲各國中,中國是少數經濟仍能緩慢增長的國家。外商持續前往投資,使該地經濟保持動力。中國的電子產業發展較上述國家慢,出口不像它們偏重電子產業,而且對美外貿依存度遠較它們低,所以受這一波美國不景氣的衝擊,影響遠較它國為小。另外,中國的內在需求很強,使中國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下,成為少數「屹立不搖」的國家。

文軒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